12月23日,腾讯发布了一封内部电子邮件,《关于成立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虚拟组织)并指定相关负责人的通知》在网上流传。邮件内容显示,为了贯彻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最新政策,开展数字货币相关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场景登陆验证,腾讯决定成立项目团队,负责数字货币研究项目各项工作推进。

腾讯这一行动并非是心血来潮。据了解,在央行领导下,工、农、中、建、移动、电信、联通将在深圳、苏州等城市开展数字货币试点应用。

根据央行透露,数字货币的名称是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其完整字面意思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目前,中央银行发行的DC/EP将主要用于移动支付市场,这显然与两大支付巨头有着直接的竞争。西南财经大学大学惠普金融与智能金融中心副主任陈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DC/EP采用数字钱包式,主要用于移动端零售支付,这对微信支付、支付宝产生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影响移动支付格局

想象一个场景:只要你手机上都有DC / EP数字钱包,甚至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部手机碰一碰,就可以把个人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在付款的时候,你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帐户。这是今年9月,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线《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课程时,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线教学讲解的DC/EP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场景。

显然,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相比,DC/EP首先具有离线、不绑定银行卡的优势。

DCEP 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相当于纸币和硬币,这意味着任何人、企业都不能拒收,必须安装相应设备,允许客户使用。而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之间本就存在不能互扫互认的支付壁垒。

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特聘专家钮文新告诉记者:“只要DC/EP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成本相当,速度相当接近,用户已经形成的习惯不会轻易改变。0.3秒完成交易,0.03秒完成交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基本感觉都没有影响。”

目前,在备付金100%缴存央行、利息收入被掐断的情况下,受限于支付通道成本上升的压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均先后宣布就提现、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收取一定手续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付巨头积极应对

在某种程度上,DC/EP是否会去争夺支付巨头们的奶酪,央行的态度最为重要

事实上,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位,穆长春曾在今年8月10日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数字货币发展和全球前景”全体大会上作出了阐释。他明确指出:“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包括纸钞和硬币)的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

对中央银行来说,钞票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收和储存成本高昂,流通系统多层次,难以携带,易于伪造,亦无法匿名控制。 由于这些资料可能会被用作洗钱和其他非法及犯罪活动,因此有需要进行数字化。而DC/EP的设计,既保持了现金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比较好的替代工具。

央行发行DC/EP的初衷并不是取代支付宝、微信支付。钮文新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未来的支付结算必须是多元化的,中央银行的DC/EP根本不排除其他支付结算系统,发行方是商业银行,它们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同样都是商业机构,并不具备天然的地位优势。

不过,陈文也指出:“DC/EP仍对支付巨头构成威慑。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兴趣,确保中国零售支付市场的效率始终是最理想的一种形态。

特别声明:本号只做区块链资讯,本文不代表“洋洋说币” 公众号的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