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相较于河南大部分地区,信阳的气候特点更偏向于南方一点,温暖湿润,降水偏多。降水多,使得信阳境内河流众多,例如浉河、竹竿何、潢河、白露河、灌河、史河等,河流多自然桥也多,下面就详细了解一下信阳各具特色的桥。

民桥

民桥原名浉河大桥,又名民权路斜拉桥,是在原南关外民权路浉河大桥旧桥原址上新建而成。老桥最早建于1965年,前苏联援建,因年久失修,终于在2005年拆掉重建。

重建后的民桥是河南省唯一一座独塔斜拉式桥梁,长680米,宽24米,主塔高106米,标准式双向四车道桥,数十根拉索如同一把竖琴高耸于浉河之上,桥面呈微弧状,视之颇具层次感,走在上面微微颤弹,感觉微妙。

当夜幕降临,桥上桥下五彩灯光交织,民桥顿时又多了几分柔美,黑夜之中,大桥上下闪烁出斑斓色彩,带给城市一个绚烂梦幻之夜。有人这样赞叹民桥:五岳归来不看山,民桥归来更无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虹桥

国道107线浉河新桥(市民俗称的彩虹桥或虹桥),是国家主干线107国道上的桥梁,同时也是信阳市城市主干道上的桥梁,跨越浉河,现桥梁结构为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桥净跨168米,桥梁全长220.04米,桥面宽度29.5米。

彩虹桥之前是文化大革命中修建的桥柱式战备桥,后于1996年初拆除,开始修建彩虹桥,1997年5月16日彩虹桥试通车,5月18日信阳第六届茶叶节开幕式在谭山包新体育场举行,会后与会车队从浉河北路经彩虹桥到华夏路回市内,标志彩虹桥工程竣工。

到了晚上,桥上的彩灯亮起,有红色、有绿色、有黄色、和其他颜色,远远望去,整个桥梁五颜六色,宛若一道彩虹横跨在河面上,彩虹桥由此得名,并成为信阳市浉河上的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桥

关桥,又称西关大桥,是一座五洞连拱石桥,始建于1981年,原为3孔40米钢架混凝土双拱桥,长143.5米,宽10米。2000年洪灾较重,为更好防洪遂按原桥式向南接2孔,增长95.55米,全桥共达235.9米。2007年8月1日又在老桥上游拓宽12米,遂为5孔40米双曲拱桥,宽22米,也是双向四车道,于2008年7月18日峻工。

关桥因位居信阳西关,2008年9月故命名之,寓意信阳人彼此关心、关怀、关爱、关照。此桥采用双边菱形钢架双色灯照明,夜色下灯火通明,富丽铿锵;外形酷似机器人的十指弯折相向而手掌相连,象征保护信阳的钢铁长城,实为一奇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几座桥之外,信阳市还有贤桥、南湾桥、师桥等,都拥有不一样的历史和故事,对信阳的城市建设进程、桥梁建筑设计方面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详细了解一下信阳的众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