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冬天以来,我听到的一个最好的消息。

伊藤诗织胜诉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着胜利的牌子出现时,她的眼里满含着泪水。一向在脸上写着平静,此刻能明显看的出她情绪的波动。

“等了太久,但一点变化也是进步。”

这个于2017年9月对前上司提起的民事诉讼,现在的胜利就像是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藤诗织是谁?

可能还有很多人未曾听说过她的故事。

她很漂亮;
她被一个男人差点毁了一生;
她是“日本之耻”;
她被很多人骂是妓女。

只因,她是日本第一个公开自己的姓名和长相,站出来向全世界控诉性侵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前,

刚从纽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伊藤诗织,

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想象着铁肩担道义,用满腔热情为社会伸张正义;

想象着可以洞察世界,用一手文章照亮世界的黑暗。

只是,她做梦也没想到,

第一个需要用正义驱除黑暗的人,是她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崩塌,

是那个夜晚伊藤诗织从一阵疼痛中醒来,

发现一个男人正压在自己的身上。

借着要上厕所的理由,

她想要趁机逃走,

却又被男人给拉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藤诗织模糊记得自己刚醒来时,

用日语喊了一句很痛。

她想请求那个人停下来,

却被误以为是欲拒还迎,更加刺激了他。

她挣扎着又用英语骂了他,让他滚开。

男人却丢给了她一句:

很好,你通过了。

彻底清醒过来的时候,伊藤诗织才意识到自己是被迷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迷奸自己的这个男人,

正是前一天晚上说要帮忙介绍工作,

约自己出来面谈的记者前辈。

山口敬之——媒体大佬,“德高望重”。

前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

日本御用记者,

还给日本首相写过两本传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只是想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接近梦想;

他却用自己龌龊的思想衡量每个人的底线。

对于伊藤诗织来说,

这无疑是她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走进了警局去报案。

经历了必须当着男警察的面,用人偶重现犯罪现场的二次折磨后,

她收到的却是八个冰冷的字:证据不足,不予起诉。

可是,真的是证据不足吗?

出租车师傅的证词里:
伊藤诗织在半昏迷的状态下,一直要求山口送自己去车站,山口却坚持以工作未完成为理由,坚持要司机带他们回了酒店。
酒店门口的监控显示的是:
伊藤诗织是被山口强拽着下车,强撑着走进的电梯。
而且她的酒量一直不错,
那晚怎么就一小杯清酒就人事不省了。

山口承认和伊藤诗织发生了关系。

可他不承认自己强奸。

坚称是女方主动,自己才没经受住诱惑。

这次声明是在媒体上公开进行的,

坐在山口旁边的男人却还在调侃着:

我觉得你处理的不错,

我不喜欢喝醉的女性,她要是吐了就更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藤曾给山口发过一份邮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口回给她的邮件里,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想诉诸法律,去吧。

你不可能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如此自信?

这是日本固有的社会偏见,还有可笑的强奸法给他的底气。

你不会相信:

在日本这个文明进步的民族,

人们认为针对女性的暴力,并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大小报刊的杂志里,

都公然讨论着哪家风俗店服务最好的地方,

对于强奸、性侵犯,人们却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每100万性侵只有10个会指控的数据里,

人们习惯地劝说着那些受到侵害的人:

忘记吧。

对于强奸,

在日本还有一种可笑又可恶的定义:

只有那种发生在黑暗巷子里,陌生人冲向你,

且你在反击中受了伤的,才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5月29日,求诉无门的伊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公开了自己的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撕开伤口把它亮给大众有多难?

伊藤做好了准备。

可能会被指点?

可能以后再也无法在媒体行业立足?

但她还是低估了思想和道德禁锢,这个恶魔的可怕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婊子。”

“她肯定是个妓女。”

“她在男人面前喝酒,还喝醉了,这本身就有问题。”

这很容易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

去同事家喝酒被杀害的那个20岁洛阳女孩。

底下的评论是这样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吧。
这女孩要是自爱的话,估计就不会死了!

上海财经大学女学生举报教授性骚扰,

有些评论如出一辙:

这女生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如今的社会,价钱没谈好就是强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害者有罪论,只会以各种臆测的肮脏形式出现,

但它永远不会缺席。

比受到侵害更可怕的,

永远是那些针没扎到自己身上的人,

悠悠说出口的二次伤害。

对于伊藤诗织这件事,一个日本女议员的评论,

更是让我体会到了极大的恶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要哭得更凶一点,更愤怒一点,受害者就该有个受害者的样子啊……”

这是一个日本警察,曾对伊藤说过的一句话。

不能出门,不能坐公共交通,

很长一段时间,

伊藤被认为给日本社会抹了黑。

但伊藤没有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的使命告诉她不能,

一个女性的尊严更告诉她不可以。

她已经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呐喊,

她是在为所有那些不被尊重的弱势群体而战。

“我必须要自己站出来。
因为我已经意识到,如果一味等待谁来帮我代言,那么现状永远也无法改变。
而令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正是我站出来发声的那一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开始到学校做性教育的许可演讲,

四处奔波采访,为受害女性发声;

她把自己的经历用文字写成了一本书——《黑箱》,

揭露那些繁华之下掩盖的腐朽;

收到很多和她一样受过伤害的人的来信,

每一个她都会耐心回复、开导……

有一回走在街上,一个老奶奶认出了伊藤,她对她说了“加油”。

“一滴水不能改变什么,但聚集起来,它能形成海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高兴的是,

随着2017年Metoo运动的兴起,

日本终于开始正视性侵问题。

内阁政府代表约见了伊藤,

他们承认了问题,并承诺积极改善体制上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个110年都不曾修改过的强奸法,

终于在这一年有了改变。

旧法上写的是,

只有受害者可以去报警,其他人不行;
偷东西要坐5年牢,但强奸只需要坐3年牢。

现在的法律上,最低刑从3年增至到了5年;

而且男性也可作为强奸案的控告方。

法律的改变纵然微小,

伊藤的刑事诉讼也被迫变成了民事诉讼,

但起码沉默不再那么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很多女性在被性侵乃至强奸后,会保持沉默?

曾看过一个演讲,

在场的5000名女性,有1250个曾遭受过性侵。

90%的她们选择了在沉默中躲避,

一个原因是因为涉及到近亲或认识的人。

而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是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害怕没人相信自己,

害怕当她说出自己的经历,面对的只会是无尽的被猜疑,被污名。

为什么不相信?

因为他们说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说出了让我们震惊的事实。

一旦超出自己认知的预期,理解的范围,

人们便开始了各种猜测,质疑。

然后放大预期听到的,缩小不想不愿听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第一次到警局报案,

到第一次公开遭遇,

到最后无奈只能走上民事诉讼,

伊藤诗织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有人对她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我们从未听说过性犯罪的受害人,

会愿意在电视机前抛头露面,

日本人不会在公众面前谈论这种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去庭审的路上,

回想起一路走到现在,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

到达现场,又看到了认识的记者,

她笑着打了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舆论再一次开始了恶意揣测:

她不应该痛哭流涕吗?
她怎么会笑呢?
她肯定是为了出名吧?

她颠覆了“受害者”的形象。

没有遮遮掩掩,没有畏畏缩缩。

但人们早已忘了她本就是一个记者,

也忘了这种事情拿到公众面前需要多大勇气和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

那些受害者晚上出门,和男人喝酒,她穿的裙子太短时。

也忽略了:

不管她穿什么,不管她有没有喝酒。

她没有同意,那就是性侵。

应该背负“羞辱”,应该被指责的是施害者,

受害者从来都无需掩藏。

很多人原本都可以像伊藤诗织一样大胆地站出来,

是社会的道德禁锢让她们害怕了。

是受害者有罪论,

让她们甚至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错误。

“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如果强奸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杀戮。

那么人们的冷漠、嘲讽,则让它失去了治愈的唯一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4月27日,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卧室上吊自杀。

在她留下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

有这样一段情节:

思琪不敢把自己被老师性侵的事情,直接说给大人听。

她把它变成别人的故事说给了父母,

得到的回答却是:这女孩这么小年纪就很"骚"。

而后,她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理解,无人诉说,

所有的苦难只能自己一人默默承受着。

房思琪对这个世界是绝望的,

林奕含终究也是。

11月底,

智利一个艺术团体的一支舞吸引了很多人注意。

(请戳视频)

蒙上眼睛,走上街头,

她们勇敢地反对着社会的不平等,

痛斥着强奸犯。

这个快闪视频,很快传到了美国、法国很多地方。

“我们所受的虐待,是你看不到的暴力。

错的不是我,

不在于我身处何地,

不在于我穿了什么衣服,你就是强奸犯”。

姑娘们,错的不是你。

受害者也可以挺起胸膛。

摒除黑暗的路注定艰难又漫长,

幸运的是伊藤诗织终于做到了。

光明终能驱散阴霾,

正义终能战胜邪恶。

12月17号,胜诉的裁判结果出来后,

19号山口开了个记者会,气急败坏地说要上诉。

而这一次,

伊藤诗织就自信从容的坐在记者席上,

是以她最骄傲的记者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

你看,它一定比缄默好很多。

而大多数的我们作为旁观者,

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她们经受着什么。

但起码,我们还应该知道:

当一个女孩站出来说出自己的遭遇时,

她面对的不再是闲言碎语,

不再是无端的质疑猜测,

那时,我们的社会才真正在慢慢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忘了: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