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滁州市《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多部门、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大对互联网、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等侵权假冒易发多发领域的治理力度。《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推进区域间执法协调联动等15项重点工作,明确了市场监管、经信、发改、农业农村等22个部门作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责任单位。其中,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和机制,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研发运用,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是亮点。针对侵权假冒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该市着力加强长三角区域间执法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完善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机制,推动执法程序和标准统一化,加强交界区域基层执法协作,消除监管空白地带,对侵权假冒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结合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长三角地区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区域合作,总结经验,提升区域间执法协作水平。《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完善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间有关案件咨询、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证据的固定和移送,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完善市、县两级联网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提高衔接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实施方案》还进一步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打击侵权假冒属地责任,健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工作经费,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有效开展。来源:《中国质量报》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滁州市《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多部门、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大对互联网、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等侵权假冒易发多发领域的治理力度。

《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间执法协作、推进区域间执法协调联动等15项重点工作,明确了市场监管、经信、发改、农业农村等22个部门作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责任单位。其中,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和机制,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研发运用,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是亮点。

针对侵权假冒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该市着力加强长三角区域间执法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完善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机制,推动执法程序和标准统一化,加强交界区域基层执法协作,消除监管空白地带,对侵权假冒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结合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长三角地区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区域合作,总结经验,提升区域间执法协作水平。

《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完善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间有关案件咨询、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证据的固定和移送,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完善市、县两级联网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提高衔接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实施方案》还进一步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打击侵权假冒属地责任,健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工作经费,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有效开展。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