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皇帝眼里,珍珠的价值要比黄金贵重的多。正因为如此,借着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宝船,很多仰慕大明威信的藩邦属国,就把珍珠作为给天朝的贡礼。苏禄国王进献的一颗珍珠,重量竟然达到了7两5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对此朱棣当然是心花怒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家对珍珠的痴迷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民间对于珍珠的追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对于凡夫俗子来说,他们当然无法与明朝皇室相提并论。永乐皇帝曾经一次就赏赐给了蜀王珍珠192两之多。由于从上到下对珍珠都有着强大的需求,使得民间的开采力度也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上曾有记载,隆庆年间云南、广东分别要进贡宝石20000块、采珠8000两,为的是宫廷用度。随着隆庆皇帝的驾崩,这件事才算消停。不过万历皇帝也不肯安生,他假借要孝奉两宫太后,再一次要求地方重开采珠之业。等到他要举行帝后大婚之时,所用的珍珠竟然达到8万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比,历朝历代所追捧的黄金,就有点相形见绌了,也只用了2800两而已。此前的皇帝在索取珍珠时,尚且懂得节制。到了万历皇帝就不是这样了,他无法忍受相隔八、九年之久,居然逼得户部尚书都连连告饶,请求皇帝宽囿时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了,皇家要这么多珍珠所为何用呢?仅是用在服饰冠帽上,也用不完啊?其实除此之外,明朝皇家的用处多了去了,除去饮食中使用之外,还做为了后宫女子的美容用品。还有一个消耗珍珠的巨大支出,就是皇帝寝陵里的陪葬使用。因为古人认为,如果死后含着珍珠的话,是可以保证尸身不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包括锦衣卫在内的宦官集团,对于采办珍珠这一肥差觊觎不已,但明初皇帝并不曾轻易让他们染指。然而这件事到英宗皇帝时终于被撕开了口子,历经土木堡之变回朝复位的他,给予了宦官集团染指采珠行业的权限,也给予了他们侵吞珍珠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得到了皇帝的撑腰,民间多处珠池都落到了宦官之手,这也成为了他们疯狂敛败的工具。看到阉人作恶多端,也有人曾给皇帝打小报告,然而英宗皇帝却是不痛不痒地批评了犯事太监。从此珠池太监更加变得有恃无恐,巧立名目支取的费用甚至远远超过珍珠本身的价值。大明王朝后期入不敷出的程度,采珠一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样的王朝怎能不灭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