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一部《好莱坞往事》被中国网友认为有抹黑李小龙嫌疑,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关于李小龙“厉不厉害”的话题讨论得非常激烈。那么李小龙到底厉害吗?他到底能不能打?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能把拳王阿里打残废?泰森也不是他的对手?李小龙打出一拳的力量能有七八百磅吗?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一下,从李小龙小时候开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小龙出生于1940年,父亲是戏剧演员李海泉,母亲与赌王何鸿燊家是亲戚,可以说李小龙与何鸿燊是表兄弟,血缘关系较远。

李小龙从小就开始演戏,好像刚满月时就参与了演出(被人抱在手里),此后在香港演戏一直到19岁,拍完了《人海孤鸿》之后就去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要去美国呢?流传最多的说法就是李小龙性格好斗,招惹了香港黑帮,父亲怕他有危险就送他去美国念书。

其实,从李小龙小参演的电影不难看出,五六岁的李小龙就一脸傲气,或许是家庭环境所造就的。大约十四岁的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但大部分时候由大师兄教授。

当时香港的武馆很多,一些武馆本身就是黑帮人士所开设,李小龙学了咏春拳之后便四处找人挑战(打架),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咏春拳到底行不行。但是每次被打得跟猪头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李小龙不服气,屡败屡战。不过,当时香港还是穷人多,李小龙的家庭在当时算得上是富裕人家,人脉关系也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外,叶问所收的徒弟,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例如探长之子。

好多人不愿接受李小龙的挑战,生怕打坏了他,给自己惹麻烦。于是李小龙便提出“谁跟我打就给钱!”看在钱的面子上,李小龙从此成为“街头霸王”,这一期间,李小龙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美国后,李小龙上大学主修戏剧,选修哲学,业余时间教同学中国武术,在学校里赢得过拳击冠军。后来开武馆,成为了李小龙重要的谋生手段。

当时,美国的中国武馆很多,不收外国人,似乎这是一个行业潜规则。初来乍到的李小龙,年纪轻轻就开馆收徒,对于华人而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李小龙不得不向外国人开放,最终导致犯众怒。

李小龙的妻子是美国人,当时在美国拥有这种硬实力的华人可能不多,在某种程度上,李小龙更能得到美国人的信赖和关注,社会地位也应该比华人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网上流传一些XX世界冠军是李小龙的徒弟。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和李小龙有过武术上的交流,互相讨教而已,他们教李小龙空手道,跆拳道,西洋拳等。李小龙则教他们中国武术,这种能称之为“徒弟”吗?我觉得不算。

那么李小龙的功夫都是假的吗?不!李小龙的功夫是练出来的,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种腿法,就怕练了一万次的腿法”。李小龙的拳脚功夫也都是勤练的结果,但这种练习,无非就是在套路,力量和操控上进行强化训练,与搏击和格斗的训练方法完全不同。可是李小龙的功夫,拿来表演,简直是无懈可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好比“铁砂掌”、“太极拳”、“戳脚”等武术,它们可以劈金断玉,能四两拨千斤,能破砖碎瓦,但这些“高手”与他人格斗的能力如何呢?网上那些视频就是很好的答案,狗肉上不了正席。

有人会说,洪金宝说李小龙很厉害!他说过这样的话,但成龙又是怎么说的呢?“那就让他赢吧!”成龙一句话,说得很勉强,可以看出,与李小龙有过来往的成龙不觉得李小龙有多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代电影大亨邹文怀,他应该是最了解李小龙的,然而提起李小龙时,邹文怀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去形容李小龙的功夫有多么厉害,只是淡淡的一句“功夫厉害,但不至于惊人”,但李小龙对于力学的解释吸引了邹文怀,后来就有了二人的合作。

李小龙虽然去世接近半个世纪了,他的声望和人气依然不减,也许这完全是他的经历所造就的。

60年代,李小龙去美国生活,接触了西方各种文化,可以说他成了中西文化碰撞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电影演员,在美国的经历给了他许多新的想法,因此回到香港拍电影,李小龙不仅是演员,还担任编剧,制作出来的电影,能振奋中国人的心,尤其在港英时代的香港,所以李小龙成了香港人心中的“大英雄”,电影里把日本人、美国人打得嗷嗷叫,哪个中国人看得心里不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少年时代看梁小龙演的电视剧《霍元甲》,剧情很精彩,让我误以为梁小龙就是陈真,结局时陈真死了,我还哭的很伤心,这样一个大英雄就这样死了。后来,梁小龙又演了一部电视剧,我看到梁小龙之后,大叫着跟父亲说:“陈真没死!”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这就是爱国精神的渲染,这就是“个个负起使命”的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李小龙什么时候被吹成了“神”呢?那是李小龙死后,一些文人墨客,为了赚稿费,写了许多李小龙的故事。中国大陆的祝春亭,参考了一些资料,有些还是英文的,他就杜撰了一本书《功夫影帝李小龙》,里边的太多“数据”都是祝春亭自己编的,或是翻译错误的。

李小龙能不能打,真的不重要,但他对中国电影有着巨大贡献。在李小龙之前,香港动作电影,大多是“大侠”,“江湖争斗”的题材,而李小龙带给大家的电影,却满足了中国人的精神需求“西方人都是纸老虎”。

所以,李小龙功夫是厉害,但能不能打,能不能实战,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激发了中国人的“血性”,让中国人不再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