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共同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认认真真抓安全,为什么却安全事故接连不断?

有人说:“员工欠缺安全意识、素质水平低下、不可控因素太多”。甚至有的领导气急败坏地说:“员工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安全管理规定即使再全仍防不胜防,谁管安全谁就像走钢丝,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我们观察企业车间、班组、管理现象常常表现为: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

标语满天飞,从未入心肺!

安全天天喊,事故频频出!

违章问题反复抓,问题发生又反复!

标准规程文件摞得像小山,无奈学起来很吃力!

考试一百分,操作不合格!

台账好又全,问题难根治!

部署落实两张皮、走形式、打折扣!

有对安全管理颇有建树的干部,这样总结安全管理没有实现“零损伤”,是因为:

标准化与精益管理不到位、不扎实;

作业现场风险分析不全面,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员工欠缺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

基层组织学习和组织活力驱动力薄弱。

我们对于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不能实现安全,要深入本质看问题,究其原因是:

1、我们经常错误地假设:想安全 + 懂安全 + 会安全 = 能安全,而事实是99%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明知故犯!是那些“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人干出来的!,“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不等于能“安全!”

2、人是情境的产物!在特定实际情境中,每个人都是“18种危险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人。不能针对性的预控“18种危险人”,就不可能保障真正的安全!从人的卓越安全素养抓起!聚焦岗位炼化素养!

3、我们经常错误的认为:安全是靠“严管”、“狠抓”、“重罚” 管出来的!大错特错!安全是员工自己的责任,员工是安全管理的主体!

4、没有以“标准管理”、“标准作业”、“风险素养”三位一体的炼化过程,没有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基石,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化育过程,就不能安全!

归根到底,我们几十年一直沿用传统安全管理的陈观念、旧办法、老思维,是安全生产发展的关键障碍!

没有关口前移、超前管控的治理精神的转变,就是盲干!

没有重心下移、聚焦关键瞄准本质问题而施策,就是蛮干!

没有管理下沉、着力终端系统的终端解决方案,就是胡干!

没有文化下潜、重抓素养立足人本的化育之道!就是白干!

安全生产要取得新的成就、新的突破,就必须创新治理精神、治理理念和系统的方法体系。让被管理者(员工)与管理者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并成为安全生产革新的主体,是本质化安全管理的全新内核!构筑人与组织、人与环境、安全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安全管理的本质化追求!

因此,我们认为,安全生产是一场革命性的大时代创新工程!是时代赋予的发展责任与使命!是一次全行业“破茧化蝶”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