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百多年近代史上的自然灾害,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底地震绝对称得上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这次灾难除了其破坏范围大以外,灾后第一时间内各军事强国的救援也同样是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尼海啸让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省等地几乎退化到石器时代

根据国际地震台研究,这次地震的震中发生在苏门答腊岛西160千米附近,深度约为30千米,有人认为地震可能还和海底火山大规模爆发有关。由于这次地震的强度达到里氏9.3级,所以其能量甚至波及到了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地震引发的超级海啸总计导致超过30万人遇难和失踪,受伤人数超过51万,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其死亡人数就超过23万。该国班达亚齐省几乎陷入彻底瘫痪,由于水电中断以及大量建筑损毁,此地几乎回归了石器时代。然而,美国国防部却认为这是一件对美国利益大有帮助的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肯号航母为核心的美军舰队参与印尼方向的救灾

事发后不久,美国海军就立刻出现在了救援一线。林肯号航母及其所属的五艘护航舰立刻离开了远东驻地前往印尼海域,该舰队还搭载了几个灾害评估小组和应急专家团队。与此同时,搭载大量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及六艘驱逐舰、护卫舰则火速赶往孟加拉湾。另外,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还相继派遣了多个批次的近40架各类运输机从塞班、冲绳甚至伊拉克战区直飞印尼等地。美军前后共派遣了16000多名官兵、100多架飞机和20多艘舰艇,其救援部队每天耗资就超过500万美元,一些舰艇例如仁慈号医护舰还长期滞留在印尼等海啸受灾最严重区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军救援舰艇中的6艘先遣舰艇还第一时间为灾区运送了54万加仑的干净淡水(每艘舰艇还能每天加工3.6万加仑淡水)。时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托马斯上将事后对媒体强调,美军的作用在于以其强大实力和特有能力提供及时救援,以挽救更多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海自当时也希望借助救灾实现自身力量海外化

作为美国在远东最主要的盟友,日本在海啸中的救援也堪称积极。他们不但第一时间支付了5亿美元的救灾款,而且还派遣了一千多人规模的自卫队官兵和多艘战舰。《读卖新闻》还在头条以《联合国主导,日本主演》为标题渲染了日本自卫队在救灾中的积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竭力将自己扮演成亚洲的领导者。《产经新闻》更是强调日本此举表明自卫队的战舰和飞机将借此机会将日本的影响力拓展到海外,由此也将让自卫队迎来新的时代。另一方面,美国对日本的表现也十分赞同,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鲍威尔还和日本首相小泉就美日舰艇联合救灾和跨区演练给予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军都驻留在东南亚多地

然而,美日的举动并不只是表面上的人道救助那么简单。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军试图利用救灾重演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当年的马歇尔计划之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随之成立,通过一次救援强化了美国在花采列岛至印度洋一带的军事影响力和控制力,最终将中东战区和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管辖区连接,进而形成一个半月形战略包围圈,以压缩中俄和伊朗的战略空间。同时印尼也是个穆斯林国家,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难免和美国产生间隙。美国认为,如果借助救灾而稳固和印尼的关系,就可以大大改变自身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形象,反作用于其在中东的军事活动。而日本则希望借助美国的无形战略扩张,可以使自卫队走向海外,进而使日本从强大的经济体变成兼具各方面影响力的大国,乃至让其军事力量彻底实现海外化能力。最终,日本将实现和美国的军事一体化,不但确保自身在亚太的领袖地位,还可以和美国一道牢固控制马六甲一带的交通要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戈加西亚是美军在印度洋上最主要的军事基地

若干年后,有学者居然指出是美国海军麾下的夏威夷国家大气管理局气象站在高层的授意下延迟了对灾难的报告。该学者认为,尽管该气象站通过大气和其他自然条件的急剧变化确定了极大规模海啸即将到来,但军方采取了沉默态度。美国在印度洋上最主要的基地迪戈加西亚也同样有着各类准确探测水文和地壳变动的仪器,但他们并未向一些可能的受灾国家提出警告。而就在海啸发生前不久,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黄金联邦地震信息中心却秘密收到了来自迪戈加西亚基地传递的灾害预测信息。而海啸发生后,理论上也应在灾难中损失惨重的美军印度洋基地却由于预警及时而最大程度避免了损失。结合上述信息不难判断,如果这种研究属实,那么美国军方就几乎是坐等灾难发生,最终借此实现自己的东半球战略防御一体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海军的救灾积极也和其多年梦想成为区域霸主有关

在海啸灾难中,印度也是一个积极参与救灾的国家。尽管印度的受灾程度也不容小觑,但印度却派遣了一千多名官兵、5艘舰艇和6架直升机直接参与对斯里兰卡的救援。尽管印度并非美国传统盟友,但当时印度军方高层也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救援之列。这是由于印度也希望借助和美国当时不断展开的各方军事演习,稳固自身印度洋区域霸主地位。但另一方面,印度也提出美军的行动超过了人道主义范畴,而且对美军救援团队出现在斯里兰卡十分敏感,这就说明印度和美国也并不乐见对方出现在印度洋的核心区域。在美国看来,由于印度和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所以虽然具有合作利用价值,但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盟友。而印度则认为,美国的东半球一体化防御会破坏其区域内第一强国的影响力。

所以,通过美日印三国当年救灾中共同的积极表现来看,其各自目的和试图利用对方的心思也显而易见。所以,回望15年前巨大天灾时各国军队的表现,对全球战略研究也有相当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