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于文物收藏的价值都比较的羡慕,要是哪个人家手里有一两件老古物或者是字画,基本上都能不愁吃喝了。有一个东北的老人,为了给几个子女分点财产,拿着家里的一幅字画来到北京的鉴宝中心,请求专家给鉴别一下,打一下价格。本来专家们对于这个物件也没有太上心,可是等到打开的时候,专家们都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是一幅国宝级的画作,它叫做《十咏图》。是张先先生的唯一作品,它其实是一副描写山水和人物的画作,亭台楼阁、亭栏曲折。阁楼内的马太守正陪伴着二老下棋,一派太平盛世的气氛。这正是张先从“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诗句中获得的灵感,于是才有了这幅创作。此画作在辗转流传中,落在乾隆皇帝手中,被其手书“诵芬写妙”四个字。关键是此画作上有着很多的拓文玺印,其宝贵之处可想而知。张先的绘画作品,无论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都仅此一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在这个老人的手中,原来这个东北老人是当时溥仪的身边侍卫,当时因为《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溥仪对于故宫中的所有东西,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因此溥仪非常的恼怒,决定偷梁换柱私藏起来。于是在1945年的时候,由于抗战,溥仪仓皇出逃,其随行的物品就有这幅《十咏图》,因为场面混乱,所以这些私藏的物品就遭到了服侍他的太监和侍卫的哄抢,而这位东北老人恰恰抢到了这幅《十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老人也不想拍卖的,实在是儿女众多,他不想因为这一老物件引起儿女财产纷争,所以只好早早的决定置换。也好老来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老人对这幅画开价800万,但是文物局的专家表示只想出两万元,无奈老人不舍得,所以只好作罢。可是后来乌龙的事件发生了,在1995年的拍卖会上,老人拍卖《十咏图》,故宫博物院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用1800万购回了这幅《十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不禁唏嘘,800万你不要,1800万还要去竞标。实在是让人觉得很可惜。然而启功先生却说了两个字:“值得。”网上的许多网友却炸了锅都说,专家不是走眼,也是想要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