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在几经波折之后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任教练李铁,说到中国男足,要是不表现出失望都不好意思见人,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媚俗”。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群和中国男足相似的人——国内流量明星,但是缺不允许有人失望,就是有,也得憋着。国内流量明星和中国男足就像是同根生的阴阳花。

一、根生何处?

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根生在何处?在自己行业没什么显著贡献导致整个行业若死若僵却利润丰厚,有个成语怎么说来着?对,尸位素餐。

行业有话题却无实际。男足的揪心时间怕是比部分流量的年龄还要长,作为一个体育行业,该有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流量的这个行当虽然在各个国家的影响下和“主动学习”下少走了很多弯路,却也走出了一种假热闹的姿态。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男足照流量的模式运营,应该会是不一样的风景,“哥哥们那么辛苦,流血流汗大家不该给应有的尊重吗?守护最努力的哥哥们”……

两个行业的平均收入是远远高于我们这些平均人的,一个是公认的尸位素餐,讨伐的人不在少数,另一个却并非如此。都是在资本的的运作下,幕后的手如何去想的我们无从而知,可是谁都不想被骂,能躺着赚钱还被别人簇拥,男足何乐而不为呢?不能转型到流量模式想必有他们的苦衷吧。

二、先有鸡先有蛋?

其实流量市场也不是没有飘过阵阵榴莲味道,当下的诸多“历史题材”的剧,不知道哪场雨后给了他们滋润,而且是架空历史题材。像极了前几年大火的“民国+谍战”——XX者,亦或者选一句唐诗宋词配上影楼的“中式婚庆”风的服装的唯美历史爱情剧。这些披着实用架空主义或者各种流量IP的剧被主流媒体点名过不止一次。广告、平台收费、流量宣传等各项制度都在像网飞等大型流媒体平台靠拢,贡献的行业质量却还不如榴莲味道。

都说各花入个眼,可是眼睛不会只盯着一枝花去看,偶尔瞥到自己不中意的,也只能装作看不见,若是太多了,这场逃离就不那么容易。就像一个不喜欢吃榴莲的人身处榴莲市场,往前走是榴莲披萨店,回头是千层榴莲蛋糕店。不喜欢就去别的地方啊?呦呵,就这么一个市场,还是榴莲市场,是的,就是这么臭。

前段时间的某明星的去世,让“演员行业高危”这话题讨论诸多,试想如果中国男足说自己高危的话?那下场只会比当初因伤退赛的刘翔,因伤不能打球的周琦惨的更多。

流量明星行业光鲜高薪,社会地位更不用说,大部分时间是毫无危险系数可言的,各种保险包裹着,各种助理维护着,各种粉丝簇拥着,可是贡献出来的却是质量“上乘率”却不怎么高,堪比国足世界杯,哦不,是亚洲杯进球。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男足某个运动员在球场上崴了脚,大家会说这个行业高危吗?不会,一是球场上有队医:默认这就是个容易出现身体伤害的行业。二是大家都觉得他们没什么贡献。

所以大家关注点也很理智的放在了行业保障上面,默默忽视了行业贡献和行业贡献。说起这个话题就想起了万恶老板那句“想加薪就得先努力”以及大家的“只要钱到位,当牛做马无所谓”。先有保障?还是先发展自身呢?如果这么想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

三、实力与选择权

现在一个每周工作时长35小时且高薪的职业和一个996的普通薪酬岗位,选哪个呢?肯定是前者,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为没有选择权,行业对其定位就是996 。流量明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到国际一线的代言,出场费代言费也是三六九等的,那么危险系数肯定是有差异的。马云的工作危险系数和给天猫送货的小哥肯定是不一样的。

没有实力,就没有选择权,这是市场的道理。会哭会喊也没用。结合前边的保障“先有鸡先有蛋”问题,整个行业的保障是不是该提升呢?失去了选择权就失去了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大家伤心愤怒的地方。

有人会说一个明星意外去世,你着什么急?我着急,我生气,我伤心,这是一个被大家注视的优秀的人用生命给我们的机会,哪怕我们平凡,但是在普通的行业普通的岗位,就应该有应有的保障,哪怕收入是有差异的,可是健康工作的权利是应得的。

相反如果个个既得利益者惺惺作态,反而吃起人血馒头,那么这个行业势必会烂臭下去。我们所在的行业也是这样,敷衍塞责缺乏责任,那么势必行业会死气沉沉,一股国足味。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管是中国男足还是国内流量明星,只是这个行业的窗口,根在背后资本运作,既然同根生,那就期待并蒂花开百日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