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被一男子撕毁。《女子半身像》是毕加索在1944年以其情人朵拉·玛尔为原型创作的,该画作价值约合人民币1.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半身像》

这并不是毕加索的画作第一次被破坏了。

1974年,《格尔尼卡》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时,被一位名叫托尼·莎佛拉兹的艺术商人用红色颜料喷涂;2012年,《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在梅尼尔收藏博物馆遭一22岁的艺术系学生随意涂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尔尼卡》被红色颜料喷涂

突然想起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如果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扩展阅读|当艺术遭遇大火“烤”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李诞曾吐槽解读过“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这不,不用再纠结救猫还是救画,画先被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蒙娜丽莎》在漫长的岁月中遭遇了无数次的破坏。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1956年的攻击事件:先是画作的下半部分被泼上酸性液体,仅过数月后,一名玻利维亚人将石头砸向画作,导致局部颜料脱落...也正是因为被袭次数太多,所以这幅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作品被设上了重重屏障——画作处于巨大的防弹玻璃隔绝保护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娜丽莎》处于防弹玻璃隔绝保护之下

那些惨遭毒手的艺术作品

这次毕加索1.8亿名作《女子半身像》被撕毁事件引发大家强烈关注,不仅是因为名画艺术价值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联想到艺术修复背后所要付出的艰辛与不易,以下面这个小视频为大家展示关于油画修复的不容易!

△关于油画的修复

从古至今,针对艺术作品的暴力事件令人乍舌。小编整理了那些惨遭毒手的艺术作品...就从莫奈名画《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说起。

2012年,一位名叫安德鲁·沙伦的爱尔兰男子进入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在馆藏唯一一幅莫奈名画《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前,突然重拳砸向作品,并将其砸出一个大裂口。此画作当时价值约合人民币7471万元。事后他被判入狱五年,并且被禁止在刑满释放后15个月内进入任何美术馆或展示画作的公共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作被砸出一个大洞,近1/4遭破坏,大量油彩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奈名画毁坏者

伦勃朗的《夜巡》可以说是荷兰的国宝,但是也经历过不少劫难...比如被利刃连割两次,一次是在1911年,另一次在1975年,据说1975年是被锯齿刀猛划了十几次;再比如1990年4月,一名参观者向《夜巡》画面左前景身着艳丽红衣的火枪手身上喷洒酸性液体...说多了都是泪啊!>>>扩展阅读|伦勃朗“夜巡行动”ing 全球艺术修复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夜巡》被锯齿刀划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巡》遭酸性液体喷洒

伦勃朗最喜爱的作品之一、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的《达娜厄》也曾惨遭毒手。1985年,一位神经错乱的游客挥舞匕首割破画布,后来又用硫酸泼向画面。

有些人因为宗教理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对艺术作品宣战,通过暴力传达自己的诉求,比如列宾1885年创作的《伊凡雷帝杀子》,自画作展出的那天起,就不断惨遭各路狂人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凡雷帝杀子》

1913年,一位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常客亚伯兰巴拉瑟夫(被证实为精神异常者)用刀损毁过一次,在画布上划出三道巨大创口;2018年5月25日,一位参观者冲入展厅,抓住护栏猛砸玻璃,在防护罩破碎后疯狂破坏画作。据说在现场有听到他不断叫喊着类似于“伊凡雷帝没有杀他儿子”的话。该男子随后声称,他认为伊凡没有亲手杀死儿子,这幅画不符合史实,应该销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凡雷帝杀子》遭毁坏后

西班牙画家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于165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镜前的维纳斯》也曾遭遇破坏。在发出可能攻击画作的警告后,激进女权主义者玛丽·理查德森进入伦敦国家画廊,拿起小斧头,对正在此展出的《镜前的维纳斯》进行攻击,最终在画面上留下了7大道口子,大多数都在维纳斯的背部。她此举的目的是唤醒大众重视政府对待1913年逮捕的女权运动领袖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镜前的维纳斯》

再比如2017年,中国兵马俑在美国费城展出时被一男子掰断手指并偷走;2018年佳士得春拍时,任伯年《花鸟四屏》中的一幅在预展上也被一小孩撕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鸟四屏》被撕毁

也有的人想要效仿当代艺术家,留下自己的“艺术痕迹”。美国画家塞·托姆布雷创作的白色三联画《菲德洛斯》,在法国阿维尼翁展出的时候遭到了破坏。一位法国女士在画展上强行将唇印留在《菲德洛斯》上,称自己被画作征服,情不自禁吻了这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唇版《菲德洛斯》

就连艺术家有时难以抑制“搞破坏”的想法。1964年4月24日,情境主义运动艺术家之一乔根·纳什将哥本哈根经典地标“小美人鱼铜像”的头部锯下,这颗头从此下落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美人鱼铜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头版”小美人鱼铜像

艺术家的破坏便是艺术了吗?比如杜尚《泉》被同一位行为艺术家又是连袭两次,又是在这只特殊的小便池里撒尿,又是用锤子肆意破坏、留下了破损的裂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杜尚

究竟是破坏还是行为艺术?知名艺术家和籍籍无名艺术家的破坏举动有什么不同——关于这一行为,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被吃掉的那根卖出12万美元的香蕉。>>>扩展阅读|天哪!拍出12万美元的天价香蕉竟然被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倒是觉得这件名为《Comedian》(喜剧演员)的香蕉艺术品,被创作者提前附加了替换说明,也颇有点儿希望观众互动的意味。而吃香蕉者本人又恰好是一位艺术家,所以其行为也便带有了一定的艺术暗示性,与当时的场域、氛围等还算比较吻合,能勉强解释得通。

每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生命再现

艺术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常常需要花费艺术家数月甚至数年才得以完成。艺术家们将他们的知识、创造力以及感情全部倾注于他们的作品中,这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多为艺术家呕心沥血之作,却不幸地因为各种原因而惨遭毁坏。

虽然有些情况在展出过程中猝然难防,甚至无可避免,但还是希望大家作为观赏者要对艺术有起码的尊重之心,展方对作品维护之责不能大意,另外对蓄意破坏分子绝不能纵容要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