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太差?国家级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一带一路……最近十年里,国家战略在滨海新区叠加落地,使得滨海新区成为审视和研究中国近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不可逾越的样本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国家着力打造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梳理其成立的脉络,不难看出,设立滨海新区的目的之一便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滨海新区掀起了长达十年的开发开放浪潮,经济总量突飞猛进,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34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9270亿元,占天津的半壁江山,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1%。

过去十年里,滨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在此地的密集叠加。十年来,天津滨海新区连续实施了3个综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了途径,积累了经验。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推进,以及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一些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对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天津发展模式备受关注,而天津模式又集中体现在滨海新区。2014年之前的10年里,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一直呈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速一直领先全国,这得利于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将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支持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通过大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产业集聚,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等八大优势产业逐步壮大,而这些大项目集中布局于滨海新区。

2014年,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告别了10年来两位数增长的常态,随之,天津的GDP增速跌出了全国第一的宝座。天津经济的失速,根源在于以往依靠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加之土地出让收入锐减,政府投资压缩,大项目所需的大资金难以为继,而此时民间资本又处在观望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滨海新区获批不久,几乎所有国家级的优惠政策都引入该地区。在中央的应允下,滨海新区提出了“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支持项目建设或项目配套”,这项颇具争议的政策意味着投资企业买地成本基本为零,当时已属成熟地块的响螺 湾地价在3000元到8000元每平米之间。然而,十年之后,响螺湾商务区即使在白天,也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或许不是响螺湾商务区折戟的主要原因,通过政策红利及财政猛药刺激巨量投资,未顾及市场容量而以计划式的政府推动或许才是应该反思之处。

过去滨海新区土地多,但是现在土地开发已近饱和,加上很多行业属于产能过剩型,单纯依赖滨海新区难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天津的民间资本一直比较弱,而大型国企又在缩减投资。过去滨海新区是国家战略,而随着建设的即将完成,政府投资也在随之减少压缩。

“以国家政策支持、大项目投资带动下的模式或许会取得较快发展,但是未来是否能够成为引领环渤海发展的增长级则慎言乐观。”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教授薄文广曾在2009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发出警告。

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投资对于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投资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性,这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为绝对主体的产业结构,以及由此造成的天津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是否会在未来凸显其不利影响,也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天津决策者也认识到,在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的背景下,获得和吸引资金的难度日益加大,金融危机后各省市均将发展重心放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上,地区间对项目和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靠引进国资和大项目支撑高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不可能期待再靠高投入、高产出的增长方式来搞发展,应该依托市场,启动民间投资。

但是客观来讲,滨海2千平方公里原本是一钱不值的非农盐碱地,现在变废为宝,这是其他地区没有的情况;20年发展到GDP占天津一半,人口从几十万到300万,从全国看成绩相当不错。有些人拿深圳和浦东出来对比是不合适的,毕竟主城市基础不一样,资源也不同。

5年前讲滨海有2个鬼城区域,一个于家堡一个生态城,现在生态城已经火得发紫,人口大量流入,所以还要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再说于家堡,高大上的硬件摆在那里,周边住宅一开发人流量自然上去,招商虽慢又不是没有,早晚会发展起来,反过来想哪个区还有机会搞数千亿建这些设施?

看到一些人拿房价说事感觉特好笑,目前滨海还在控房价吸纳人口的建设阶段,你拿土地稀缺的老市区出来比房价?不考虑其他因素,把滨海新房开盘量从150降到河东的20,自己想想房价将如何?

不懂装懂的还好说,个别人明显是以故意贬低为目标,一说北京收入高好像就是天经地义,一说滨海收入高恨不得当异端踩死,明显是自卑与眼红双重心理作怪。

有容乃大!搞滨海开发的人是谁?相信人家那眼光怎么也比小民高明得多……

滨海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港口/硬件设施基础较好,政策也很给力,另外还有2个优势很重要,一是土地资源丰富,不占耕地有足够发展空间;二是移民城市,口音五湖四海,包容性比较强。如果这2大优势利用好了,以后的发展绝对不会差,天津在这里搞双城制并非没有道理。

买房自住的话,优先考虑开发区和生态城,环境和教育都不错;塘沽老城区配套相对成熟价格相对低点,但新房数量不多。

投资短期内全市都不是好时候,看政策、人口、金融综合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