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行玖

在侯马市区西南6公里紫金山麓

有一个叫隘口的村子

村子的南端有一处高高的土墩

和一条早已看不出模样的古道

这里就是轵关陉的终点

历史上有名的铁岭关(亦称铁刹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铁岭关,不是东北那个出笑星的铁岭市

这座铁岭关也叫厄口

五代时期的后汉皇帝刘知远曾出兵自晋赴洛

下属告诉他要经过厄口镇

刘皇帝很迷信

十分讨厌这个地名

就从别处绕路到达闻喜县

而他的随从骑马经过厄口的

由于路窄沟深,大家争道而行

有很多随从连人带马掉下深沟

看来厄口真的是会带来厄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靠崇山峻岭,西临深沟险崖

北临大运公路,南与闻喜县槐林村相邻

大大同到风陵渡的同蒲铁路从隘口村穿关而过

再远处,一条公路通往侯马市区

地图上标为“隘口”,但当地人仍叫其老名“厄口”

晋文公时期曾因军事拓宽、加固,

其大军正是通过这条道路深入中原。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率秦军下轵道,

收降韩国野王,切断“太行道”

隔绝了韩国国都新郑通往上党的交通。

上党守冯亭不愿投降,改投降于赵国

引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唐王朝曾于贞观年间修建此关,由大将尉迟恭镇守

现铁刹关只剩一些残墙和城门土墩了

站在被当地人称为“堡子疙瘩”的城门土墩旁四下看去,

关城坐落在左高山右深沟的隘口古道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据说村南铁路边,有阎锡山统治时期修建的砖石旋窑洞

用于停藏火车头,小编没有找到

1911年12月14日,山西革命军与清兵在隘口展开激战

革命前敌司令刘汉卿身负重伤,被清兵俘虏后壮烈牺牲

1946年和1947年,解放军旅长李成芳两次解放侯马和隘口

侯马四通八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隘口则是侯马南向的军事、交通要冲

古时多少过往行人留下了题咏隘口的诗篇

清朝蒲州人吴雯曾赋诗《隘口》

习习灵风长,悠悠官道直

曲曲前山坳,一树梨花白

小编开车进村,在村南的最高处,

一群闲坐的村民兴奋地指向远处,

说那说是铁刹关遗址,现在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

我们开车转了半天,车的两侧被划了无数道

也没有找到什么古道遗迹

只好返程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