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工资越来越高,钱却越来越不经花了。以前手里拿着一百块钱可以从街头吃到街尾,甚至还敢下馆子,现在喝杯奶茶、看场电影,甚至是买几斤猪肉钱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些表象或多或少都受到“通货膨胀”影响,物价的上涨导致钱的购买力下降。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不少老百姓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但在这种“高膨胀、低利率”的情况下,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的时间越长,财富的损失就越多。

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在宏观经济中,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这十几年间国内的物价虽然在不断上涨,但人们的生活依旧越过越好,国民生产总值也常年保持着较高的增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人表示物价上涨过快,增添了生活的成本,通货膨胀一旦过度,会导致购买力与供给关系的失衡,从而导致经济灾难。对此央行行长易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发表了央行未来保障老百姓“钱袋子”的“计划”报告。

易纲表示,未来国内将继续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的零利率或者量化宽松政策,让货币与物价之间能维持“稳定”,不能让人们手里的钱“变毛”、“变不值钱”。

央行行长易纲“亮剑”通货膨胀,这也意味着央行对宏观上对通货膨胀的调控力度会再次加强,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加稳固,这是能让全国近14亿人都受益的大事。那么除了央行的调控手段外,我们普通人自己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抵御通货膨胀,保障家庭财富不缩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寻求资产保值,在银行留下一定的应急资金后,其余的闲钱可以拿去购买黄金。黄金作为硬通货,也是衡量货币的基础,一般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黄金的价格也会有所波动,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购买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寻求资产增值,让手里钱增值的速度快过通货膨胀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曾经大家手里有闲钱后倾向于投资买房,这是因为过去几年房地产的涨幅快,不仅能实现资产保值,而且还有不小的增值空间。

但在“房住不炒”等政策的调控作用下,现在楼市逐步趋于稳定,房产的投资属性被削弱,增值空间也变小了,除了个别地段较好的房产还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间外,投资房地产不再是明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