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心梗,成为了夺人生命的“杀手”。

每年冬季,都是心梗的高发期。

尤其是清晨与夜晚,更是被称为“魔鬼时间”。

而对于突发心梗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尽早发现心梗,对于救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时刻,或许可保命。

研究表明,心梗更容易在夜间爆发。

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身体活动少,加上晚上不能及时补水,血液就会较为粘稠,增加了发生心梗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冬时节,防心梗,睡觉时出现3个异常,及时检查,莫忽视

异常1、突然胸闷,被憋醒

心脏不好,会导致胸闷、气短等,尤其是在睡觉时,更为严重。

夜间睡眠时,突然感觉胸闷或气短而醒,被迫坐起,此时要及时就医。

此外,睡觉时,经常咳嗽,或咳嗽加剧,也说明心肺功能出现了问题。

异常2、突然大汗淋漓

突然间,一身冷汗,大汗淋漓,需警惕心梗的发生。

心梗发作时,因心输出量下降、血管收缩,出汗部位多在脖子、额头、手心、脚心等处,皮肤温度相对较低,俗称“出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异常3、突然咽喉疼痛

心梗的放射痛,可至颈部、咽部。

心梗引起的嗓子疼,多半都是一个诱因,比如说,突然的一个活动、突然的一个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

会有一种咽部的紧缩感,喉咙不适,就像被一根绳勒住了脖子的感觉,喘不上气,并伴有出汗,这种感觉,是较为典型的心肌梗死,引起的嗓子痛的症状。

冬季,防心梗,少做三件事

1、少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然的节律,会被打破,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是短阵室速,易诱发心脏疾病。长期睡眠不足,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因其会降低血氧水平,导致血压骤升,诱发急性心梗。

2、少喝酒

寒冷的冬季,有些人习惯喝点酒来“驱寒”。但是,喝酒后,会加速心跳,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梗。国内专家认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续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所以,保护心脏,要注意,少喝酒,切不可贪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少抽烟

吸烟,会增加冠心病,心梗,心脏猝死的风险。

长期大量吸烟,会影响人的心血管健康,导致血压和心率上升,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梗风险。

所以,要注意尽早戒烟,越早越好。

冬季防心梗,做好这几点

1、补充硒元素食物

我国高血压患者很多,这些都是高血压并发症脑梗塞的潜在人群,科学补硒可以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梗塞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补硒我们日常从饮食上就可以摄取,如海产品,一些动物的内脏,豆类等,不过并不适合三高人群,三高人群最好是选择国富硒地区的农作物,例如大米、或者富硒紫阳富硒茶等,紫阳富硒茶这些富硒农作物比普通食物补硒效果好,强到5-10倍不等,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

2、少激动,调情绪

不良情绪,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导致心痛、气短、休克等,诱发心脏病。

此外,大喜大悲,过于激动的心情,也会诱发心脏疾病。

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

3、少久坐,适运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机体各个脏器功能下降,也会引起心脏机能衰退。

每天静坐五小时以上,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将增加一倍。

此外,久坐还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会增加心梗、脑梗等风险。

保护心脏,要注意,少久坐,增加适当的运动。

哪怕每天运动10分钟,也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4、少油腻,清淡饮食

随着生活的进步,饮食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不少人都偏爱一些高油高脂食物,如炸鸡、汉堡、红烧肉等美食。

但是,就像红烧肉等各种的肥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而长期的摄入高脂肪,是加速心梗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高脂食物的摄入,更会导致肥胖,研究表明,肥胖人患上心梗的几率,是正常人10倍之多。

并且,油腻食物还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血栓形成的几率大大的增加。想要健康,注意清淡饮食,荤素搭配,切莫吃得过于油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慢起床,莫着急

清晨,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尤其是起床时,一定要注意,动作慢一点,切莫起床过猛。

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若是起床过猛,就会使神经过度兴奋,增大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梗风险。

慢一点起床,然后喝一小杯温开水,可稀释血液,有益心血管健康。

6、控体重,防肥胖

长期肥胖,是心梗加速器。

运动太少,暴饮暴食,吃得太油,就会导致人体肥胖。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容易盯上这些人。

如果,血管长期受到脂肪的压迫,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出现致死的情况。

所以,身体肥胖是心梗加速器,一定要及时减重。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还可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