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8月1-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佳的营养源,它里面的营养成分含量比例是最适合宝宝身体需求的,是其他食物不能替代的,不仅更能满足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需求,更适合宝宝消化吸收,更适合建立健康的肠道环境,也能减少过敏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你想知道所有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都在这。

1

母乳喂养基本指南

一、新生儿应该母乳喂养

0-6个月的宝宝:应该纯母乳喂养;

7~24月龄的宝宝:母乳仍然可以为其提供部分能量、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母乳喂养量与次数

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喂养。顺应婴儿表现出的饥饿反应(如哭闹)进行哺乳,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

三、奶量判断

宝宝吃饱后自动放开乳房,看上去满足并有睡意,且哺乳后妈妈乳房变软,这都提示宝宝吃到了足够的母乳,但更直观科学的判断是要观察宝宝的体重增长及小便的次数:

出生6个月内,宝宝体重增长不应小于每月500g,或每周125g,即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表明得到了足够的奶量。纯母乳喂养且奶量足够的宝宝,一般24h内至少排尿6-8次。

如何保存母乳?

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广口瓶内或母乳保鲜袋内,袋子不要重复使用,以免乳汁受到污染;一次一袋,不能几次混装,密封冷冻保存。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不要用金属制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金属上,降低母乳的营养。

母乳装好后,可将母乳保鲜袋放在独立的保鲜盒或密封袋内,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和时间,再放入冷冻柜,这样可避免受到其他食物影响,防止破坏乳汁的新鲜度。

保证每3小时挤一次奶,可以有效防止奶胀和泌乳量的减少。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毫升)冷冻。方便根据宝宝的食量喂食,不会浪费。每次使用时按日期先后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冻保存:如果是经常开关门的冷冻室,保存期为3~4个月;如果是深度冷冻室,温度保持在0℃以下,并不经常开门,则保存期长达6个月以上。

解冻:冷冻的母乳在解冻时,应该先将密封袋放置在冷藏室或室温中慢慢解冻退冰,解冻后轻轻摇晃,让乳汁及脂肪混合均匀,然后倒入奶瓶中,连瓶放在50℃以下的热水中温热即可。

3

母乳喂养的禁区

一、 宝妈抽烟喝酒时不能母乳喂养

酒里的酒精可能会分泌到宝妈的乳汁之中,不仅会减少宝妈的奶量,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所以哺乳期妈妈饮酒一定要谨慎。

抽烟的危害同样很大,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随着妈妈吸入体内并很快出现在母乳中,从而被宝宝吸收。

所以,建议宝妈们在哺乳期间要严格戒烟戒酒,同时要远离酒类饮料,并且要设法避免吸入“二手烟”。

二、宝妈服用可能伤害宝宝的药物时

哺乳期绝对禁忌使用的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性核素和母亲滥用的药物。细胞毒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对于宝宝即使是极低的暴露也是有害的。母亲药物滥用如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等已在母乳中被发现。致幻药苯异丙胺(安非他明)可以明显的分泌到乳汁中。滥用这些药物的母亲在其成功戒断之前不要母乳喂养他们的宝宝。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查时,应暂停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哺乳期的宝妈们:如果宝妈生病需要吃药,且不清楚药物对宝宝的影响,建议最好在服药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止哺乳。每次看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正在哺乳,让医生评估所使用的药品是否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医生也会选用较安全、短效的药品的。

三、宝妈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结核时

1、HIV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是HIV传播的途径之一,母亲感染了HIV不建议母乳喂养。

2、巨细胞病毒感染

如果妈妈感染了此病毒,宝宝又是早产儿或有其他疾病如严重免疫缺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母乳喂养,动态监测宝宝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如果宝宝是健康的足月儿,可以母乳喂养。

▼3、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

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或Ⅱ型阳性,应避免母乳喂养。

4、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如果疱疹发生在乳头或乳晕处,不得直接哺乳,以防新生儿感染,挤出的母乳可喂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水痘病毒感染

宝妈在产前5日至产后2日之间出水痘的,应与新生宝宝隔离。因为新生儿还没有足够的抗体,妈妈和婴儿隔离期间可以通过挤奶保持产奶量。

6、急性结核病

宝妈患上急性的没有经过治疗的结核病,不能母乳喂养,但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后且宝妈确认无传染性的情况下可进行母乳喂养。

7、丙肝、乙肝

宝妈患有丙肝,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最好不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自身有乙肝大三阳病毒复制、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且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宝妈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

四、宝妈接受特殊检查或治疗时

宝妈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或治疗,以及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时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比如宝妈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时,由于碘能进入乳汁,会损伤宝宝甲状腺的功能。

五、宝妈接种了天花疫苗、黄热病疫苗时

哺乳期的妈妈不能接种的是天花疫苗、黄热病疫苗,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哺乳期宝妈不要接种这两种疫苗。其他的疫苗对哺乳期宝妈都可以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宝宝患半乳糖血症时

半乳糖血症是由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酶缺陷代谢性疾病,患了该病的宝宝不能喝母乳,因为母乳中有半乳糖。

如果患半乳糖血症的宝宝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可能导致半乳糖代谢异常,引起新生儿发生智力低下、白内障、黄疸、低血糖等疾病。此种情况,不宜喂母乳、普通配方奶,而应喂养不含乳糖的代乳品。

4

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谣言

一、患了乳腺炎不能哺乳?

当然不是!

美国母乳喂养医学会(ABM)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所有患有乳腺炎的妈妈喂奶都对宝宝有害。在未化脓的情况下,患有乳腺炎的妈妈可以继续哺乳。

2、感冒、发烧不能哺乳?

纯属想多了!

感冒属于呼吸道疾病,是通过飞沫、唾液等方式传播的,不会通过哺乳传播。宝宝反而可以从妈妈的乳汁中获得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妈妈如果用药,要谨遵医嘱,其实大多数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比如抗生素(头孢、青霉素、大环内脂类)、或者退烧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是十分安全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治疗的,不会给宝宝带来影响。

3、生气的奶有毒?

不是的!

事实是,妈妈生气的时候,会导致“催产素”的分泌减少,催产素的作用是促进乳汁的排出,它的减少只会导致乳汁分泌量的减少,并不会影响母乳的成分,“毒奶”更是无从说起。

4、胸小会没奶?

这不是欺负人胸小么?

胸大胸小是由脂肪含量决定的,胸小的女生只能说明脂肪含量少,和母乳的分泌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如果宝妈因为乳房小,想当然认为母乳少,甚至放弃母乳喂养,而给宝宝喝配方奶,那就真的会导致奶水不够了。

5、过了六个月母乳没营养了?

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母乳可提供6-11个月婴儿所需能量的50%以上,一天500毫升的母乳可提供2岁幼儿所需能量的30%左右,并且依然提供相当含量的免疫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初乳是有毒的?

非但没有毒,还是有营养的!

出生后1-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别看它又黄又黏,却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抗体、有益于婴儿大脑发育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新生儿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口食物,也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最珍贵的礼物。

初乳对新生宝宝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还可预防新生儿感染。而且,初乳中含的脂肪量没有成熟乳高,它脂肪和糖的配比,适合小宝宝的消化能力,这么好的乳汁,怎么能说有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