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已经过去了75年,但是至今都仿佛历历在目。不仅造成了数以千万人的伤亡,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流失,至少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其中有一项资源更是涉及到各国的军事命脉,那就是石油了。没有石油简直比缺粮还要难受,日本在当时便饱受凄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极小。尽管经过了明治维新之后,综合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本土的资源却已经匮乏。所以才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日本早已经对中国的资源垂涎三尺。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就已经计划好要如何一步步入侵中国领土,日军最先盯上的是中国东北三省。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的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还很不要脸的栽赃给了中国军队。你说你打就打吧,还那么多戏。

但是不得不说日军是有备而来很强势,在1932年2月,东北全境就都沦陷了。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之所以率先入侵中国东北三省,除了占领重要的战略位置之外,更看重的是东北三省的地质资源,尤其是石油。当初日本为何要将美国拉进二战?还不是因为美国对日本实行了资源制裁,不卖石油给日本。日军不得已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所以日军在意占领东北三省后,就有一部分军队承担找寻石油的重担。因为石油是日军的命脉,如果没有石油他们的飞机坦克将寸步难行。可是我们知道,日军苦寻了十四年也没有找到大庆油田,甚至日本还下定论中国东北根本就没有石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打脸往往来得很快,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水泥浆的照片,一时红遍了大江南北,中国出石油的消息一时间也传到了世界各地。日本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气得直拍大腿。

《日本现代史》中甚至表明:假如他们当年找到了这片油田,将改写二战的历史云云。假如太假了,那么他们在东北捣鼓了那么久,为何最后却没有找到油田呢?对于这个问题,日本一些专家自然是十分关心,他们得出了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日本人对石油开采的技术不精,就拿大庆油田来说吧,油层的位置大概在深度900米~1200米的地方,但是日本人所钻探的深度还不到800米。他们离油田还有半个操场的距离,怎么可能开采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理论的偏差。当时很多石油都是出现在临海地区,从理论上讲中国属于“贫油国”,不仅是日本当时很多大国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日军一开始既怀着“侥幸”的心理去碰运气,自然也就开采不到了。不过还好日军没有开采到,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