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倍受大家关注。到底什么是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哪些症状?怎样进行自我防护?本报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科普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一般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病情严重者则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降低感染

冠状病毒的风险

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用餐前、准备食物、手脏了时、咳嗽或打喷嚏、上厕所、护理患者、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的粪便后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当手部有可见的脏污时,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如果手部的脏污不可见,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病患(包括在公众场合吐痰,接触别人的眼部、鼻子和口腔)和接触家畜家禽。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蛋类;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目前正处于冬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坚持安全饮食习惯。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可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将双手均匀涂抹香皂(洗手液)搓出泡沫;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先将掌心对齐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将掌心对齐,双手交叉沿指缝互相揉搓;双手指相扣,互搓;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最后通过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