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楚辞·天问》中即有穿山甲的记载:“鲮鱼何所”王逸注:“一云鲮鱼,鲮鲤也,有四足,出南方。”北魏人高祐因认出穿山甲而闻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认为“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李时珍即准确发现穿山甲不是以鳞片诱蚁,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

中国人的野味食趣令穿山甲走上了无法回归之路,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今天不过短短四十年时间的光景,从常见到频临灭绝,哭泣的穿山甲背后是人类尖锐的牙齿和中国的野味食趣。60-70年代吃穿山甲多是由于食物匮乏,而到了今天穿山甲成为了一种权力和金钱的炫耀,食用价值远远不如其带来的炫耀价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穿山甲,而不是其它动物之类?究其根由,只为穿山甲肉可用来食用,鳞可用来药用且价值不菲。

“穿山甲为我国特种药用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鳞甲、肉均可入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鳞甲,药材名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穿山甲肉也供药用,药材名鲮鲤。穿山甲性微寒、味咸,具有消除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消肿止痛等功效。”

英国《独立报》报道,中国穿山甲正面临“被吃绝”的危险。

报道称,研究小组对有关2010年以来被没收货物的记录进行了分析,他们共发现了2.59吨鳞片(涉及约4870只穿山甲)和259只穿山甲——其中220只是活体穿山甲,39只是死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穿山甲鳞片的价格一路攀升。美国《生态学与环境前沿》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1公斤鳞片以前售价8.5英镑(1英镑约合10.2元人民币),现在最高能卖到360英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益和口味之欢的双重引导之下,人类的贪欲让穿山甲一步步走向灭绝之路。但有吃过穿山甲的食客称作穿山甲其实并不好吃,可是食穿山甲这的习俗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一直在延续。

中国人为什么要食野味?

事实上,在家畜业没有形成之前,人类主要依靠的是野生动物为主,他们靠这样的觅食方式维系了很长一段时间。旧时的中国南方,入冬流行吃果子狸、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深水埗的街头上随处可见小贩摆卖野味,鹭鸟、禾花雀等都是当时人最爱,夜游鹤、红烧禾花雀等则是当时的野味名菜。七、八十年代,售卖蛇羹的蛇店更是遍地开花,许多店内都有放活蛇的蛇柜。

禾花雀是广东人食得最多的一种野味,因为禾花雀的滋补功能被神化,曾经在广东用禾花雀煲成汤可以卖至上百元一只,这也导致每天有数万只禾花雀被捕杀送到餐馆,原来禾花雀春秋成群路经北京,现在越来越少见,候鸟都懂得飞过湖南和江西后要绕开广东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野生动物为了过会进食保暖,而此时它们在人类面前成了肥美的美味,也不止于中国人爱食野味,法国从来都有吃野味习惯;中国人以华南地区吃野味最为风行,他们深信食野味有补身作用,冬天吃可暖身壮体,食野味也是当地的饮食文化之一。

野味真的么好吃吗?

“野味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神秘,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进行分析比较中发现,二者所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其他营养成分是一样的,所以野生动物本身并没有特殊的营养成分,食用后对人体也没有特别的好处。即使二者有一点细微区别,也绝不会达到人们期望中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大熊猫的珍贵,但很多人并不了解早在2014年,穿山甲的8个种群中的6个种群就被划进了“濒危(EN)”,剩下的2个,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被划进了“极危”,而大熊猫在2016年被降级到易危。这意味着中华穿山甲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今天看一部12分钟的短片《与大自然说话》,大自然母亲、海、花、雨林、土地、红木、珊瑚海、水逐一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它们与人类生存的利害关系,其中一句话足以警醒人类: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会吃野味吗?

红方坚决不吃野味,要爱护野生动物。
V S
蓝方也许尝一下
红方
1415 223
蓝方
1638人已参与 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