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简简单单的草根观众没有学历,我只能通过我观看《囧妈》后的一种感觉大致分为几部分去了解这部影片。
一:从家庭方面
一个成功人士对美满家庭的渴望,需要一个贤内助,持家有道的贤惠妻子,而不是破天露面整天不着家的人,从这句对话就应该了解;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就能看出现在女性的独立面,而恰恰是男人感觉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男同志对家庭的付出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压垮男人的因素之一。
还是这句台词: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从徐伊万的口中说出来又是一番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像父母眼中的那样,说实在的我也想孩子能像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这也是当代社会所以父母的观念,都希望孩子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句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又压垮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一句“我要逃离”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逃离父母无休止的管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问题都是问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人生大事那件事在父母眼里都不是小事,这就是中国父母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孩子们的无奈,因为当你们成为家长的时候,你就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时候所付出的艰辛。
二:影片中也影射了这样的一种人
比如贾冰的列车员问他你票呢?没有票,表现的气冲冲的就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虽然是部电影,但是这里面也影射了以小部分人对基础工作者的不在乎表现出无所谓。觉得自己有钱就可以无所畏惧。
虽然是有事情迫不得已,但在行为和说话语气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种来。
三:整部影片的搞笑部分也是可以的
一句:没有票怎么坐车,随后贾冰饰演的列车员的“有道理”,阐述了列车员的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伊万追赶火车的场景按正理说是不可取的,但是按剧情需要又是必须这么做,这是整部戏贯穿的纽带,没有追火车的戏码就没有整部戏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伊万上车后代眼罩的那一幕可说是卖萌到极致。一个中年人能在妈妈面前做到想孩子一样嘟嘟嘴是很开心的,因为他知道他要是妈妈一起度过6天6夜,这是他也是我们梦想的事情,多陪陪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赶飞机飙车,郭京飞飞机上的表演虽然看着不是很舒服,但却能体现出在听到让人惊讶的事情后做出的反应也是很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整部影片最搞笑的就是这把大锁头,第一眼看见这个锁头就想起来小时候家里锁门都是用的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门锁都是密码的了,那为什么还要用大铁锁呢!我想可以是老人家对新事物的抗拒,嫌麻烦,没有用钥匙简单吧!
四:亲情
在婚姻方面两个人多要做出牺牲,这也是维系婚姻的方法,现在的年轻人离婚率高的原因除了经济条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相互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女性想经济独立,而男性想妻子上得厨房下得厅堂。
为什么老一辈人很少有离婚的呢?就因为他们可以为了孩子而相互原理。即使双方的家庭背景,学历文化都不同,他们也会为了孩子过一辈子,这也是老人所说的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我觉得《囧妈》的神来之笔就是这几段,狗熊,冰河,大剧院。
狗熊这段完全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在父母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都不会让你受一点点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徐伊万为了妈妈能赶上红星大剧院演出,背着母亲在冰河上跑赶火车,这也说明了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沟通相互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最后通过母亲在红星大剧院的一首《红莓花儿开》而结束。这首歌曲的寓意我也不是很懂,我觉得这首歌是一个爱情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通过对这部影片的观看和理解,他不是一部喜剧,它更像一部阐述人生理想的一部影片,对婚姻的感悟,对事业的执着,对父母的关爱与理解,父母对孩子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的渴望。
整部影片无时无刻不在讲述着感情,夫妻之间的感情,母子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