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和兄弟们聊天时老哥说“在外面过年真没有过年的味道”然后又补充一句“在外面无论吃什么,总缺乏一点味道——鞭炮的味道,在闻不到鞭炮的味道的时候其实就感觉不到过年”;其实,在我的记忆里,每到过年都会和村里的小伙伴去拜年,我老家在湖南郴州资兴,村子是非常有特色的村子;房屋都是一排排的泥砖瓦房。然后在过年前(一般小年到年三十)每家每户会做年糕、炸薯片、炸米花、豆腐,还有各类小吃,还会去商店(后来才有超市)买糖果、饼干、瓜子等零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子北面俯拍图,与下图非同时期所拍

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每家每户会去祠堂祭祖,放鞭炮,这一天鞭炮声会一直持续到晚饭时间;而到了年初一,则从凌晨零时开始“开门红”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这家可能是零点准时,那家可能零点过几分,有的凌晨一点多,整个山村(附近几个村的全能听到鞭炮声)几乎从零点一直到天亮都有鞭炮声;待孩子们起来时,早餐早已做好,各种零食、点心摆满了桌子,而我们那时候则会在起来后先塞点吃的,然后带上鞭炮去爷爷奶奶及叔伯家拜年。第一圈走完亲戚家后就是邀上村里的小伙伴整村的拜年了,其实我们那时拜年不需要带什么,只需要一挂小鞭炮即可,从村子第一排开头一直拜年到最后一排,当然有时也会从后面的开始。每进一户人家前我们都是先在其门口点燃鞭炮,小点的伙伴甚至会直接点燃后往主人的厅堂一扔(看情况,全村房子的布局一样,而且厅堂非常大),然后向主人祝福,我们这的人们都好客,也都欢迎孩子们来拜年,每到一家他们都会热情的把家里的点心拿出来给大家吃,小伙伴们则都会选自己喜欢的拿,而这样一轮下来我们可以吃遍全村每一家的零食、点心;而当我们到伙伴们其中一个的自己家时,作为“主人”的小伙伴还会推荐哪些好吃,在哪里买的,有什么特色等等;其实,除了吃,放鞭炮是我们最开心的了。

如果过年时天气好,我们会约上十几个小朋友一起去稻田里放鞭炮,此时的稻田稻草已经收走或堆好了,所以只要在空旷且没有干草的地方放就行;要是有鼠窝,那我们一定会对它轮番轰炸;不过,偶尔我们也会调皮的去炸那些大块的牛粪,此时,考验的不仅仅是胆量,更考验智慧和身手;如果鞭炮插得不好,或者选的牛粪太稀又或者选的鞭炮引线太快则有可能不能全身而退,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浑身牛粪。当然,除了炸鼠窝、牛粪,我们有时还去小河里炸鱼,这种则更需要技巧,且一般要买那种水炮,这种相对比较贵;普通鞭炮炸水的话一定得在点燃鞭炮后在手上那一会,待那引线快要燃进鞭炮里面时立马扔出去,而且力度要大、速度要快,否则扔不进水中,要么还在空中就炸了,要么扔轻了,只能甩在水面上,还有的扔早了的,可能一进水中就熄灭了,都来不及炸响了;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把普通鞭炮甩进水中炸响;而水炮则不一样,点燃后使劲扔进水中后它即使在水中隔上几秒钟都还能炸响,村里的伙伴们总有那么几个家里舍得给买的,于是悄悄带上一盒,约上几个小伙伴跑到河边去炸小鱼小虾;其实那时的鱼基本都会躲起来,真正能炸到的都是小虾而已。要是遇到下雨天过年,那我们基本也就只能在村里的祠堂或者老房子里面玩了,或者去找些水沟炸水玩;然而,不论是是拜年还是玩鞭炮,在我们那时的记忆里最重的还是那鞭炮的味道,只有闻着它,才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子东南面俯拍图

山水皆乐——2020.01.31 于深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