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年7月(1913年),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了一份报告。报告里要写道:“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

袁世凯大笔一挥,批准了第一个提议,于是过年这个节日经历了先秦时候的“改岁”、秦汉时期的“正日”、唐朝时的“新正”等等混乱不一的称呼之后,开始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春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非要中国人给节日排一个主次,“春节”一定毫无疑问是全民认同的榜首!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游子们,无论在哪儿都会不约而同的放下手里的事情,不计代价的参与到这场地球上最壮观、每年一次的“人口大迁徙”中。对家的眷恋根植在我们的骨血里,承载着含蓄的中国人的情感释放与文化认同。

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年味儿”却变得越来越淡,尤其是经历过那些物质奇缺年代、过年得到一根红头绳都可以开心到睡不着的人更是会在现在过年时不住叹息,为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心情......

今天,我们就在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中怀念一次现在的年轻人从没体会过的“年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月二十三“祭灶”

在口口相传的童谣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沥沥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这天是传说中灶王爷“上天汇报政绩”的日子。

因此,精明的主妇们早就准备好了粘牙的糖瓜和其他精心做的枣馍、花馍供奉在灶王爷的画像前,希望灶王爷吃完糖瓜之后嘴甜一些,可以在天帝面前美言一番不讲本家的坏事,来年还是吉祥顺遂的一年。

或者干脆被糖瓜粘住了嘴免开尊口,人们在幻想中对付神灵的方法真的是很有想象力......

所以,人们一边上香一边还会在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个习惯在很多的乡村仍然保留着,一层一层的枣馍要放到来年清明节时再切块煮来吃,馍越硬寓意着这家的人越“硬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旗人女子在“踩祟”

想必大家都听过“年兽”的传说,人们认为“年”就是“祟”,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大怪兽,没当过年时就跑出来祸害人间,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试图用爆竹和踩麻秸,这类能发出极大声响的活动来吓跑它,所以踩麻秸也叫“踩祟”。

这也为种芝麻的农户创了一个额外的营收,每当过年时就挑着芝麻秸沿街叫卖,但凡有点条件的都会买一些回去,待到腊月底就在院子里铺满芝麻秸。

听着踩碎芝麻秸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仿佛就是在一声声的说着“岁岁平安”,所以大人小孩都爱一起在上面欢快的踩上一踩,为来年讨个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磕头拜年

萌芽于商周时期的“宗族制度”,作为传统社会存在和统治的基础,一直凝聚与规范着中国的民间关系。通常是源于一个祖先的一个宗族姓氏的人群聚集居住在一起,家长的族权在宗祠中有着无比重要的位置。

每年的初一,家中的小辈都会在第一时间给家中长辈磕头拜年(平辈之间的过年之礼称为“贺年”)。

拜年的顺序一般是先拜天地,之后是摆祠堂所供的祖宗牌位,然后才是给健在的长辈按照辈分大小一辈一辈拜下来,如果家族比较大,这磕一圈头也是个不小的体力消耗!

紧接着小辈们会结伴到宗族中其他长辈家登门拜年,同样是行郑重的“磕头礼”,拜年的顺序也会根据在宗祠中的辈分决定。

当然,磕头之后一定会有压岁钱收O(∩_∩)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会

在物质和娱乐都不丰富的时代,“逛庙会”就成为了那时人们过年时仅有的娱乐活动之一。

据上世纪30年代的调查,在北京大小城区的庙会加起来就有三十六处之多,庙会上会有最全的风味小吃、争奇斗艳的花会、令人赞叹的民间杂耍、各种手艺人都早早集合在庙会地点,只为能占上一席之地。

当然,那些固有的商铺也不甘落后,大到古玩字画、绫罗珠宝,小到生活百货小杂物,都无所不有。每个“逢会”的日子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即使是什么都不买,光看一看感受一下那热闹气氛也是让人很开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的逛庙会

时间匆匆过去了几十年,时代从民国已来到了农民翻身做主的新中国时期,人们的衣着变了,发饰也变了,不变的仍是对“庙会”的热情!

只不过照片中人们脸上的表情更加生动,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抱着犹如福娃娃般的孩子,一逛也许就是一个上午,人们心气儿的改变已溢出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受欢迎的年画

虽然风俗依旧,但人们墙上的年画早已改天换地变了潮流,由原来的神仙福娃不约而同地变成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关毛主席的各种年画也变成了每年过年时期的“畅销品”!

我们提倡“忆苦思甜”,目的并不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去吃多少苦,真正的愿望是希望他们能够懂得现在的“甜”来的有多不容易,希望他们不要忘记有那么一群人,曾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感真挚的春节表演

那时的人们可以没有礼堂、没有服化道,摆张桌子再放几把椅子就是一个“春晚”表演现场,如果实在没条件的,他们还可以天做顶、地做椅,只要观众到齐就会开始一场席天慕地的表演,无论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到来时的喜悦。

“学习先进经验”、“歌颂伟大领袖”、“赞扬先进个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为期盼和真诚的光芒,一段戏曲片段可以变成大合唱,一首歌可以唱的群情激昂,那时人们的高兴真的很简单,也很纯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届春晚

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年,人们对春晚的热情终于借助科技的进步正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开始出现在一个统一的时间:1983年,央视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并推出了主持天团“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

那时的刘晓庆因电影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女演员,当时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少女的人生竟然会充满那么多传奇!相对于现在因为《奇葩说》拉了无数好感的马东来说,他的受欢迎程度远远比不过当时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马季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百货楼的家电一角

那时“一家电视,百家看”,谁家要能有个电视机这个“大件儿”,那必须在十里八村都是个名人,平时屋里都坐满了等着正剧开场的人们,等到春晚这样的盛世,早早等着看电视的人更是挤满了屋!

虽然主人还要端茶倒水照顾大家,但心里别提有多敞亮,腰杆儿倍儿直!

所以,在那个买什么都还是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每到过年时候的家电区都挤满了心潮澎湃,辛苦攒了一年钱想“买个大件儿”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尚是个轮回

除了排长队才能买到的电视以外,那时的小年轻能买到两瓶酒就已经满意的直咧嘴,当然在这张照片中,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他们的“时髦度”!

“墨镜”、“风衣”、“喇叭裤”可以说是当时的潮男标配,这几个词组出来的形象完全就是王朔笔下老北京的那些“顽主”们,又酷又时尚,即使是放在今天看也是型男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牌”新衣

当然,对于物质条件还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电视和墨镜都属于奢侈品,但即使这样也依然挡不住人们对春节的热情,妈妈亲手做的一件花棉袄就可以撑起来整个腊月的期待。

试一次高兴一次,大年三十晚上要仔仔细细地把它叠好放在枕头边,初一早上平时赖床不起的小孩都不用大人叫,自己早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迅速的穿上新衣服,去找小伙伴炫耀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式走亲戚

在炫耀中过完大年初一,就该四处走亲戚了,这可是件大事,因为天寒地冻路不好走,关于怎么出门就有了五花八门的走亲戚方式:

有徒步走的、有驾着马车去的,在马车上放一床褥子和被子,一家人窝在里头,大人聊着天小孩睡着觉,悠悠达达就到了亲戚家、也有自恃车技高骑自行车的,即使是摔个大马趴也是乐呵呵,好像那时候无论干啥都有种傻呵呵的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宝篮”

是的,那时候虽然物质不丰富,但“幸福感”这个东西还真的未必跟物质成正比,比方说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老家奶奶的“宝藏篮”!

这个篮子通常会在腊月时早早就出现,里面会陆陆续续放上准备的年货,大多是“过油肉”、花馍、一点花生瓜子,偶尔有几颗无比宝贝的奶糖。

因为那时候没冰箱,家里时不常还有鼠类出没,所以奶奶都会把这些“宝贝”装进一个篮子里,用一个挂钩吊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既防了老鼠也防了我......

总之,那个篮子一直是我“可望不可及”,需要我抬头仰望的存在!

但最终,那篮子里的宝贝大多都给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年我们都不厌其烦地用各种形式讲述春节的故事,讲述那时候的“年味儿”,我们怀念着的其实还是那个记忆中没人能够替代的人。

虽然他们都已远去,但还好有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有一个专门空下来的时间去怀念他们。

用这种怀念,与他们留给我们的温暖,支撑我们继续前行,因为,新年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愿这个开局并不十分美好的2020年,接下来能够一路逆势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