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天眼查图片来源:Wind、恒大研究院2003年非典疫情时我国第三产业GDP影响图

2020年的春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难忘且特殊的。

回想以往每个春节,街上的父母着急着办年货,路上的年轻奔波在返程路上,举国四处万象更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新春是中国消费能力的集中体现,拜年货带来的年货消费、各种聚会带来的餐饮娱乐消费,出门放松的旅游享受消费,全家欢聚一堂的食品消费。

今年,注定与往常不一样。似乎一片祥和的景象下,新型冠状病毒悄然而至,瞬时间改变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居家防疫”、“自我隔离”、“云拜年”成为普通大众的过节首选,相应钟南山院士“不要乱跑”的号召,群众不出门便是对这场“战疫”最大的贡献。

一、肺炎疫情下餐饮行业消费引擎告急

对于服务于全体群众的餐饮行业来说,疫情的出现引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群众在家自我防疫—餐饮门店消费力下降—食品供应链需求缩减—餐饮行业大萧条—劳动力形式严峻”。

疫情当前,餐饮行业首当其冲。如今在节后返工之际,疫情整体态势仍在扩大尚未好转,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所有餐饮行业面前。假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大多数餐饮企业无法用目前的可动成本撑过2个月。

如西贝这样的龙头企业曾称预计春节前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将损失营收高达7-8亿元,且目前账上的现金加上贷款最多也只能再发3个月工资。再如海底捞延长停业时间,逾8万员工暂停工,在没有收入的同时,需要支付员工工资、租金、税费等,还要背负着市值缩水逾188亿港元的重大压力。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经济效应正在显现,疫情给经济带来的间接影响不亚于直接的冲击。

为避免人群聚集,春节各类聚餐和婚宴等几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厅饭馆停止营业,备菜存货拿出来低价甩卖。据商务部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势必严重萎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疫情又会波及到多少家餐饮企业呢?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过1000万家餐饮业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5%,在43万家非个体餐饮企业中,有80家是上市公司。另外,这些非个体企业中大部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占比约70%,个人独资企业占比约20%。目前疫情已经上升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相当于全国餐饮企业无一幸免经营受阻,扩大来说,国外中餐馆也必然受影响。中国经济感冒了,地球村也会跟着打喷嚏。

二、回顾“非典”同样不可抗的“餐饮超级寒冬”

2003年一场非典波及全国,疫区闭店率超50%,各地餐饮业相继陷入困境,北京、上海等地餐饮业零售额下降30%~80%,当年餐饮行业整体损失21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3年非典疫情时我国第三产业的GDP影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捋一下时间线,从2003年6月开始,撞上疫情大爆发阶段,人们如今天一样居家防疫,减少外出聚餐,餐饮GDP出现了短暂的大幅下滑。

到2003年9月,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住宿餐饮行业GDP开始出现增速跳升。

如此引出一个新名词“报复性增长”,相关业内人士解释为,民众因为疫情经过一段时期遏制消费,在事件影响变小时, 部分领域消费更容易出现“报复性增长”。

由2003年的“非典”以及2020年的“新型肺炎”可以看出,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最早最直接,冲击最大之一,但也影响时长最短,收网最快;

2. 疫情一旦结束,恢复经营反弹最快;

3. 疫情后消费开始集中体现,餐饮行业出现“报复性增长”,且增长较疫情前更迅猛。

疫情下的餐饮行业,验证了“危险与机遇并存”,触底后反弹,也必定是适应新需求的新起点。

三、疫情期间及过后如何尽快实现营收

疫情期间,无人到店,餐饮企业也就无法营收,企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在这期间减少损失,并顺利熬到疫情结束。

1. 处理挤压货品,提升品牌形象

相信很多企业以及门店已经在做这一步了,不求利润,不计成本把库存捐献给疫区,帮助百姓解决由于封路封城导致的食材不足难题,回报社会,献一己之力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关怀百姓,也是拉动客源,提升知名度的机会。

2. 适当调整菜单,平衡人力,发展外卖

大力发展自媒体外卖小程序。特殊时期,持续营业的餐馆数量减少,大平台的“超市效应”降低,消费者可能会更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信赖的餐厅。此时正是宣传自媒体平台,让顾客形成小程序消费习惯,建立私域流量的绝佳机会,为疫情过后进一步减轻平台外卖成本打下基础。

3. 科学预测未来发展,做好供应链准备

疫情总归会结束,届时“消费反弹”可能会让餐企之间形成原料抢购潮,到时候很有可能是百姓手里有菜,而餐企却不容易购入原材料了。因此,维持供货商关系,科学分析疫情过后的营业情况,“抄底”预定原材料期货,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 确保食材安全,才能赢好未来市场

疫情教会所有人一个道理,卫生才是硬道理,而消费者对餐饮的信心便是来自于卫生的就餐环境和可信赖的餐饮食材,安全进货、安全生产、安全服务,一系列内控机制不仅仅要落实到位,也应该把结果公示出来。未知永远是恐惧的,只有透明化才能消除顾客疑虑,赢得顾客信任,赢得市场认可。

自古以来,人类无数次面对瘟疫,也无数次战胜瘟疫。最后,祈愿国内疫情早日好转,大家一切平安!彼此加油,共度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