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 20:00 CCTV-4播出

《记住乡愁》国际版《传承》

精彩看点

千百年来

一代代人薪火相传

让传统文化之火不熄

因此在第2集的寻根中

吴宇卫要探寻的

中华文化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站:江南水乡南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绸业

一直是支撑南浔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要行业

养蚕缫丝也是许多当地人

精通的一门手艺

养蚕有什么讲究?

一颗小小的蚕茧是怎样缫出丝来的?

从摘取桑叶到抽茧成丝

别说是来自西方的吴宇卫

就连许多中国人

都不清楚其中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吴宇卫来到南浔

跟随养蚕师傅顾明琪

感受养蚕缫丝的魅力

两人约在桑地见面

采摘蚕宝宝所需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蚕宝宝吃饱喝足后

两人开始了缫丝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蚕茧外多余的浮毛剥离后

再把蚕茧泡入水中

用毛刷轻轻一钩

轻薄的蚕丝便被挂起

固定好一头后

转动缫丝机

蚕丝就很轻松地被抽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一古老的方法

以如此鲜活的形式展现在

吴宇卫面前时

很显然 他被深深地惊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台用了100多年的缫丝机

吱吱呀呀不停旋转

转出了一个古镇的富足

也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 吴宇卫又探寻了

南浔悠久的历史遗迹之一

张石铭旧宅

这座中西方艺术相结合的江南大宅

让他再一次感到惊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座“豪宅”里

可以看到法国路易时期的栏杆

希腊多立克式的柱子

罗马风格的拱券

以及中国的雕花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的维护者沈嘉允告诉他

为了让古建筑重新焕发风采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才完成古宅的修复保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化社会中

保护历史遗迹的工作迫在眉睫

为了了解这些古建筑是如何得到保护的

吴宇卫来到了正在进行修复的邱宅

见证了关于古建筑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修复师傅的带领下

吴宇卫学着刨木头

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操作

吴宇卫做起来却并不得心应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问师傅为何不用更加方便省力的电动工具

师傅告诉他只有手工刨出来的才自在好看

从简单的刨木头

到雕花 制作榫卯

最终到一座古建筑的完整呈现

都是无数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者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站:北方古镇暖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暖泉镇矿产资源丰富

不少铁匠来到这里开设铁铺

在这里

吴宇卫将体验一项

有着五百年历史的技艺

“打树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项难度系数极高

危险系数也极高的表演项目

每逢新年到来之际

这项独一无二的传统民俗活动

便会在古镇上演

王德是这项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

吴宇卫将跟随他体验打树花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树花所用的工具

有一只柳木做的勺子

这让吴宇卫十分惊讶

要知道铁水的温度有1600℃

而舀铁水的勺竟然是木头做的

不过这只柳木勺子

还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才可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工具

并不能马上进行打树花的表演

这是一项有技巧的表演

王师傅让吴宇卫对着墙

进行泼水练习

一遍又一遍

最后终于得到了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正式表演的前一刻

跃跃欲试的吴宇卫遭到了师傅的拒绝

因为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活动

即便轻微的失误

都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吴宇卫乖乖坐在了观众席

欣赏了一场视觉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身上穿的丝绸

还是古老的大宅

又或者是一场危险的民俗表演活动

背后都体现着

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传承对于中国人来说

不是泛泛而谈

它早已深深融入进了日常生活

触摸得到外形

感受得到内涵

编辑|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