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之间,2019年已经慢慢落下帷幕。不过,回首过去的一年,收获鲜花和掌声的,可谓是寥寥无几。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首富和名企,历经一年的时光,或多或少的会感到黯然失意。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在2019年“翻车”的名企以及大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富变首负

在2019年,翻车的首富多达十余位。河北首富杨卓舒、山西首富姚俊良、河南首富朱文臣、云南首富赵兴龙父子、宁波首富熊续强、新光集团的周晓光等,均上演了首富变首负。这些首富“陨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人负债累累,有人沦为阶下囚,有人成为老赖……不过,究其原因,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个共同点。

那就是这些首富都变得“不务正业”,不顾一切的跨界扩张,从而导致半生心血毁于一旦。新光集团的周晓光,曾是浙江女首富。白手起家的她,创业史甚至被改编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激励了无数的创业者。然而,在企业的运营上,周晓光一头扎进了地产行业,进行疯狂扩张,从而导致企业背上了高负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年4月,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光控股和3家子公司,向法院申请了破产重整。据悉,目前新光集团仍有300余亿元的有息负债。而作为企业的实控人,周晓光不仅离开了企业,还被处以10年市场禁入。

从富豪榜跌落的,除了各省市的首富,曾问鼎过中国首富的企业家,也有点“窘迫”。前中国首富李河君,靠着一手创办的汉能集团,一跃成为了中国首富。然而,好景不长。刚问鼎首富宝座不久,李河君就遇上了做空机构。仅仅一场演讲的时间,汉能的市值就蒸发了千亿,李河君也成为了跌的最快的中国首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企业蒸发了大量的市值,但是,李河君仍充满了信心。在5年前,甚至立下了这般豪言:要在2020年让汉能实现销售一万亿,市值两万亿,盈利一千亿。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2019年,汉能爆发了大面积欠薪事件,数百名讨薪者甚至围堵汉能北京总部,拉起横幅讨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金有限的汉能,为了回笼资金,甚至打算折价出售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这个水电站,曾耗费汉能200亿建设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水电站。李河君极为看好这个项目,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称:“现在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的净现金流超过1000万元,而且水电价格目前被人为压低了,如果水、火电同价的话,金安桥效益还能翻一番,每年有50-60亿元”。而如此赚钱的“印钞机”,如今却因为企业运营问题,要拍卖51%的股权。

二、名企陆续“爆雷”

在2019年,债务违约、业绩腰斩、白马失蹄等词语,基本不间断的出现。而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雷声”,一波接着一波。至于上市公司的“爆雷”原因,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近一半A股上市企业“爆雷”的原因,都是源于债务违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央结算公司统计监测部的数据,2019年以来新增违约债券158只,涉及债券规模1216.9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8.46%和5.13%。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债务违约的规模有多么庞大。

在过去一年里,因债务违约倒下的企业,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有些甚至是公认的白马股。比如说,东旭光电、康得新、贵人鸟,均没有逃脱债务违约的怪圈。

三、投资者变得谨慎

不管是首富,还是名企的“失意”,其实都是源于“缺钱”。那些首富在运营的时候,盲目地投资在无法驾驭、不能快速回本的领域。在现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等待回本的时候。但是,一旦资金跟不上,就会造成连锁效应。就拿周晓光来说,新光的第一支债券是为了补上房地产投资的窟窿,而后的11支都是为了还上之前的贷款。

正是源于这样的赚钱方式,无法产生足够利润的新光集团,才逐渐走向了没落。其实,新光还能拥有另一个结局,那就是拥有足够的资金加持,让企业运转下去,终究会回本。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企业投资的项目,可以发现这些项目本身都是颇具潜力的好项目。不过,这些项目需要的投资数额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项目的回报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牵制主营业务的发展。曾有媒体做过统计:2019年爆雷的每10个上市公司里,大概有7个在此前五年间做过类似转型、并购、重组的相关方案,并最终被这些极度占用现金流但又无法产生足够利润的方案推向倒闭的深渊。

由此可见,企业遇上窘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资金紧缺,从而让押宝的企项目成为企业的“包袱”。对于企业来说,运营一个占用大量资金的项目,普遍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融资。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都变得谨小慎微。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在短贷和长投之间,投资者普遍会倾向于前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选择长投的话,等待的时间较长。而未来则充满了变数,如今火热的项目,未来未必会吃香。所以,投资者鲜少会等待企业家押宝的未来产业变现了。为了让手中的钱,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投资者会变得谨慎,不会轻易出手投资。至于银行借贷也有一定的门槛,如果企业没有达到要求,也无法从银行中“借”到钱来缓解资金压力。

如此一来,资金管理欠缺的企业,在足够的没有“回血”的能力下,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些高杠杆搭起来的债务高塔,则会在一夕之间轰然倒塌。如果各行各业的企业,依然采用这种方式发展企业。那么,这样的“衰落”,依然会活跃于资本市场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将你的观点,分享在评论区~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