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手段有很多,有时候需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要求,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有时候则需要对孩子多加鼓励,以培养孩子更好的积极性。

教育者应该结合孩子的性格,以及孩子所处的身心成长阶段来决定选用何种教育方式。普遍上,对于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孩子来说,鼓励式的教育方法显然是更合适的一种,所以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平时都会给小朋友一些小小的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在学习时往往会存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无法持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等问题,所以老师根据这种情况就会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常见的方式有口头表扬,发小红花,奖励实物等方式,而且一般在学期末的时候,学校都会给表现优异的孩子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孩子兴冲冲带奖状回家,宝妈看清字后怒了:老师太不负责任

张灿是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期末在学校参加完散学典礼的张灿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原来他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并领回了一张大红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迫不及待地把奖状从张灿手中接过来,直夸儿子表现号,但仔细一看,妈妈脸上的笑容却逐渐消失了,原来老师把张灿的名字写错了,灿烂的“灿”字被老师写成了“烂”字。

这让张灿的妈妈大怒,儿子怎么就变“烂”了呢?老师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是坑娃不识字吗?

于是她联系了张灿的班主任,班主任得知情况后立马道歉,表示是自己的失误,并表示会重新给张灿发一张奖状,稍后就亲自送到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类似在奖状上写错字的事情并不罕见,很多家长都感觉学校对给孩子发奖状的事情感到很敷衍,比如说“好孩子”的“孩”写成了“该”,甚至有些班级几乎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奖状。家长们不禁质疑,这样的奖状还是否有“含金量”。其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现在孩子人手一张奖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人手一张奖状?

1、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发奖状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受到激励和鼓舞,继续的努力和进步。

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成绩优异,但素质教育改革就要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人手一张奖状也说明了教师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校方应注意自身的态度

人手一张奖状的现象也说明了一些学校在发奖状这类事件上态度的草率,会给家长一种应付的感觉,而且有些奖状的质量的确粗制滥造,各种错别字显得很低级,这些都是需要个别学校去检讨和改进的地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老师和家长都能全面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值得领一张大红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