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变迁,北京城里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鲜玩艺儿,也不断消失一些老旧的现象或行当。眼下这种冬天,就有一个老行业看不到了——送煤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都“煤改电”了,老百姓不再烧煤球了,但煤球依然是老北京的一种特殊记忆。打煤球、送煤球、烧煤球,就在前些年,这样的场景还可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有段回忆录,讲的就是老北京关于送煤球的故事,说是煤球是黑的,运煤的地排车是黑的,拉煤的人也是黑的,脸上黑的只剩下两个眼球。这说明旧时这行当不好干,又脏又累,再加上天冷,是够受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同在老城区,生活传统,设施也落后,所以北京城早已很现代化了,可胡同里的煤球却迟迟未能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煤球、买煤球、生炉子、清炉灰,这都是胡同人家曾经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烧煤的过往,虽然说起来有意思,但胡同里的人家很不舒服,毕竟煤炉不如暖气,而且伺候起来很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储藏的困难,胡同里本身院子就狭窄的很,冬天一到,煤球又要占去不少角落,有的还要放到屋里,橱子角、床底下、墙旮旯等,都成了煤球仓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是烧煤带来了一系列老行当,送煤球的人曾遍布大街小巷,之前还有专门搪炉子的、摇煤球的,后来又有打蜂窝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煤是冬天重要的生计资料,老北京也有一些煤市、煤厂,如今从现存的胡同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比如前门西侧比较有名的煤市街,今天已成了繁华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如后海附近的东煤厂胡同等,听名字感觉又黑又脏,其实进去韵味还蛮不错的,尤其是冬天一下雪,更有老北京的感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时靠煤过冬虽然生活条件不佳,但邻里之间、包括买煤送煤的人之间,充满了人情的温暖和交易的诚信。今天的取暖,已与煤球告别,但传统的温情永远都不应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老城区也都“煤改电”了,胡同生活也都变得暖和起来,也不再跟黑黑的煤球打交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煤球地板车看不到了,南大吉巷、北大吉巷等大吉片的胡同也早已消失了。有些事物是注定要消失的,比如煤球;有些我们却应该将他们留下,比如大吉片的这些胡同们。([我是胡同]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