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平方千米,和宁夏面积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脱维亚是单一制国家,由109个自治市和9个直辖市组成。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是波罗的语族仅存的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 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 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 。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自独立以后,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拉脱维亚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脱维亚因为自身地理位置的原因,认识到光靠一己之力根本不足以自保,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入欧盟和北约。该国地少人少,全国人口才224万,其中3成是俄罗斯人,地势一马平川,这种不利条件使得近现代列强出入拉脱维亚如入无人之境。数百年的民族创伤使得这个小国在独立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寻求可靠的国家安全保障,由于历史上一再被俄罗斯人统治,大多数拉脱维亚人都对其怀有复杂的情感,毋庸讳言,多半是负面的,所以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不可能向俄国寻求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沉痛教训以及和西方紧密的文化纽带,使得拉脱维亚政府及民众义无反顾地向西欧大国寻求庇护,即通过加入北约与欧盟来获得安全保障,在1999年北约第一次东扩时拉脱维亚没有“入选”,经过努力与合作,到2004年北约第二次东扩时,波罗的海三国终于如愿以偿加入该组织,并在同年加入欧盟。所以拉脱维亚政府在背靠大树的情况下,为了博得主子的欢心,时不时也会跳出来发表一些对华刺耳的言论,实则拉脱维亚只是一个前台木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