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娟为范伟光检查防护装备。张淑彦 摄
“亲爱的,我来了!”
2月6日23时许,连续工作15小时的孟娟终于交班了,消杀完毕回到休息区,丈夫范伟光突然现身,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久违的拥抱,这句“亲爱的”瞬间卸下了她所有的疲惫。
惊喜过后,孟娟明白,此刻起,同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他俩将在隔离病区开始并肩作战。
“加油!”两个人,四只手交叠在一起,信心成倍增长。

凌晨1时,她被紧急召回进入战“疫”一线
1月29日凌晨,熟睡中的孟娟突然接到单位电话:立即回医院,准备进入隔离病区。从医多年,早就养成随时待命的习惯,她二话没说,立即起床穿衣奔向单位。临出门,同为医生的范伟光叮嘱:“加油!平安归来。”
“其实,当时心中千头万绪,但我只能鼓励她。身为党员,身为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我们都递交了请战书,时刻准备上‘战场’。”看着妻子奔赴一线,范伟光心里很不是滋味,“1月28日是她生日,本来想买个蛋糕,结果那晚我俩下班都8点多了,又在疫情期间,蛋糕店都没营业,只能对她说句‘生日快乐’。”
十几分钟后,孟娟出现在医院,佩戴好帽子、口罩、两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两层鞋套,再经过安全员检查密闭性之后,进入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隔离病区,投入紧张工作。
孟娟,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护士长,2003年实习期间参与过抗击“非典”,工作后参与过“禽流感”疫情防治,在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外表柔弱的孟娟变得格外坚强。在隔离病区,除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孟娟还要撰写护理文书、加强病房内的消杀,密切关注新老患者的各项指标和身体状况,工作量远远超过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风险隐患也更高。但认真负责的她每天都一一核对、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对新进入病区的护士进行培训,是孟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每一次,她都不厌其烦,一遍遍演示如何护理患者,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多教几遍,多盯她们一下,尽可能保证她们的安全。”因为84消毒液对呼吸道的强烈刺激,再加上喝水少,孟娟的嗓音有些沙哑。
隔空相守,每晚他盯着手机等她报平安
1月29日晚,范伟光把孟娟的洗漱用品打包好,送到隔离病区外,两人远远隔着护栏看了对方一眼,话都没说一句,便各自返回工作岗位。此后一周时间,两人只能通过打电话、发微信互相鼓励、互报平安。
虽然未进入隔离病区,但作为检验科副主任,范伟光需要随时为隔离病区检验室准备各种试剂,工作量很大。忙碌之余,范伟光万分担心,但他更怕打扰妻子工作,所以从来不主动打电话,实在按捺不住了,就发个微信:不忙了给我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
隔离病区工作强度大,虽然医护人员分上午班、下午班、夜班,但现实情况是,孟娟经常从早8时一直忙到晚上,也只有晚上交班后,她才有时间回个电话。所以,每晚10时,范伟光准时守着手机等孟娟报平安,简单聊两句赶紧挂掉,让她有更多时间休息。
有天晚上,直到等得睡着了,范伟光也没等到电话。第二天一醒,他第一时间发微信:昨天怎么没打电话啊?整个上午,孟娟一直没回复。直到中午,手机里孟娟的微信头像终于闪烁:我没事儿,昨天太忙,忘了。此刻,范伟光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松了松。
2月6日,在视频连线中,细心的范伟光发现,孟娟右手食指贴了一个卡通贴纸。“没事儿,消毒液泡的,手裂口了。”“需要润肤油吗?”简短的对话展现了一个丈夫最柔软的内心。
夫妻同心,在阻击疫情最前沿并肩作战
“疫情结束后,我要第一时间冲回家,抱抱我们的女儿。”孟娟的眼眶微微泛红,距离她最后一次见女儿,已将近20天了。
原来,早在1月20日,夫妻俩就开始天天加班,10岁的女儿只能送到父母家,请老人代为照看。“亏欠他们太多。一次都没视频过,因为不敢。他们不知道我进隔离病区的事儿,一直瞒着呢。只是跟他们说太忙了,顾不上回家。”说到父母和孩子,孟娟无比愧疚。
“我再次请求进入隔离病区,我的专业能力能够对抗击疫情起到作用。”经过多次沟通,范伟光终于在2月6日晚进入阻击疫情一线隔离病区。
进入隔离病区之前,范伟光给父母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把女儿需要用到的手机App全部下载好,因为学校通知:2月10日开始网上授课。担心说漏嘴,范伟光没敢陪父母太长时间,只是再次叮嘱他们如何做好防护,叮嘱女儿要自己主动学习,然后便离开了。
疫情当前,这对“战友”夫妻档并肩作战,妻子采集各种化验标本,并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丈夫通过检验获得精准数据为抗击病症提供科学依据,他们用无私奉献,诠释着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面对女儿“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来接我”的追问,夫妻俩都会回答“快了,快了”,因为他们坚信,这场疫情阻击战一定会打赢。
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隔空相守,并肩作战。在全市抗击疫情一线,像这样的夫妻搭档还有很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这么多家庭共同奋斗,有这么多人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