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懂事”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不快乐”

很多家长都会用糖去安慰爱哭的孩子,却很少有人用糖去奖励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

《少年说》里那个16岁女孩,正是一场“假自我”下的负重前行。

当她孤独地站在高台上,当众喊出内心压抑,全场惊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懂事,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台下的妈妈,终于泪崩回话: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做个成熟懂事的好孩子有多辛苦,甚至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越被人夸懂事就越谨言慎行、不敢要求太多、怕别人不乐意,怕“乖孩子”标签被撕掉。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不喊痛,不一定没感觉;不要求,不一定没期待;不落泪,不一定没伤痕。很多时候也没有很懂事,只是很能忍罢了。” 成年人的世界,早已习惯了将所有情绪隐藏。 漫漫长路里,若不坚强,又有谁能依靠,于是,受到了委屈,苦与累都独自往心里咽。 不是真的坚不可摧,而是知道,没有谁能够真正的感同身受。 成年人的“懂事”是假的

云音乐《童年》这首歌下的评论里有这样热门留言: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

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

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

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

“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哭喊的孩子虽然任性,但是武断的家长永远不知道孩子任性背后藏着的童真,在孩子最应该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年纪,家长最不能扼杀孩子的脾气和任性,看大人的脸色长大的孩子,童年里过的消沉、没有光彩,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有一个网友说: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越长大,越发现,成人的世界有太多无奈和不甘。 工作被领导批评、被同事穿小鞋,加班到深夜的疲惫,受到的种种委屈,不能抱怨和不满,还是要忍着做下去。 家人生病了,所有的担子都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对生活有多么无能为力。

想逃离这样的日子,可是生活没得选。 所有的委屈、痛苦、疲惫,都堆积在了心里。 不敢去打扰别人,连哭,都要挑场合。唯一的放纵,就是在四下无人的夜里,躲在被窝里放声大哭。 这就是成年人的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懂事”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早年适用的法子,现在不一定仍然适用,因为环境在变,孩子的心态也在变。不要用前人井底观天的人生经验,去指路后一代不可测、未可知的人生。

愿家长们教会孩子能吃糖也会要糖,能独立战斗也有人依靠,会照顾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换位思考也坚持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