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高考中,分数就是硬道理;千万考生同台竞争,唯有高分者胜。但是要考出高分越来越难,不仅高考生数量不断暴涨,高考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面对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考生们的精神压力也不断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考生为了提高分数、考出高分,都报考了不少课外辅导班、网课,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提升自我。但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没有那样丰厚的物质条件支撑起这些额外的附加资源,就只能完完全全凭靠自己。这样一比,寒门学子能够享受到的资源确实少了很多。因此越来越多人叹息“寒门难再出贵子”,因为横立在他们面前的阻碍实在太多了。

而对于单小龙而言,没有外界条件的加持,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样能够闯出一片天地。单小龙,2018年以676分高分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一夜之间成为人们赞叹不已的“寒门学霸”。出生于宁夏西吉县马嘴村的他,家庭经济条件非常拮据。家里包括单小龙一共有三个孩子,单小龙排行第三,有一个哥哥和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条件落后的贫困家庭,身为农民的父母要供养三个孩子读书,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长兄在初中时就辍了学,将受教育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自己外出打工赚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同时补贴一些家用。

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的单小龙从小就非常懂事,从来不要求要买些什么,也不被外界环境影响、与人攀比;而是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专心埋头苦读、刻苦学习。哪怕家离学校有五公里之远,上下学非常困难,但单小龙从未放弃,父亲更是多年来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下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初中一直到高中,单小龙的成绩都十分优秀,还多次被评为模范学生。当看到家人辛苦奔波的身影,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说,一路走来,说自己不自卑是不可能的。但是正是那种不甘落后的心理,督促他一路不忘初心、不言放弃,无论再苦再难都坚持下来。

平日里拿出十二分的劲头读书,假期就帮助父母干农活或是打工赚学费。单小龙中考时以全县第五的好成绩考进重点高中银川一中,这是他“成功”收获的第一步。在更加优秀的学习环境中,他决定要更努力、更刻苦地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减轻家中的开销和父母、哥哥的负担,单小龙超乎常人的“懂事”。在外求学的高中三年,他顿顿节约,点最便宜的菜,能吃饱就行。平日里,连一些零食也不曾买过,为节约开支,也从不吃小吃和外卖。一切在他看来不必要的花销,全部从他的生活中被干干净净地“砍”去。

在单小龙看来,如今得到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他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并且基本上都是班上第一,还获得了大大小小各类比赛奖项。享乐不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只有一步步朝着想要的未来前进、等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刻,才是单小龙心中坚定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高考这一年,单小龙以676分的成绩,换来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事迹也感动了不少媒体的报道,并且上门采访这位“了不得”的寒门学子。当单小龙拿出自己唯一的联络工具——手机时,人们才发现这个高材生从不登陆qq、微信,仿佛在网络上“失联“的原因:在2018年,各类高档手机流行的年代,单小龙使用的这部手机却仿佛是上个时代老年人使用的古董,只有按键和小小的破损的屏幕,除了短信和电话基本上没有其他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是这样一部相当破旧而落后的手机,还是家人为了与外地读书的儿子取得联络,好不容易才买的。这对于单小龙而言已经足够,毕竟他从不在意那些虚荣和繁华,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更好的人生、改变家人的生活现状。一部小小的手机,能够让在外求学的他常和家人联系,明白家人一直不离不弃地支持自己、鼓励自己。手机的那头,就是他最牵挂、最爱的人,也是他不懈努力的最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