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G ViSiON 原创 第 22 篇

昨天,北京还飘着雪花,扬扬洒洒的,目之所及都是凛冽与荒凉。夜晚更冷了,暖气失效了,不由得期盼明天的太阳早些升起。

2月7日的太阳,显得很暗淡。那层灰白色的不明气体太厚重了,就连太阳都无能为力。直到下午,明晃晃暖洋洋的光线铺在屏幕上,灰尘和划痕,异常清晰。

说人祸也好,说天灾也罢,这场灾祸已经持续了很久了。

灰尘和划痕,落在了很多人的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朋友回到湖北以后,遇到婆家亲戚举行婚礼。

一套“终身大事”、“亲情最重”、“这病是事儿么”的连招,朋友就“残血”了。原因是婚礼结束后,不少亲戚都有发热症状,朋友亦然。反复追问下,发现参加婚礼的亲戚有武汉返乡的。

当晚她就全副武装,艰难地走到医院。检查,开药,回家,隔离。

十余天过去,经历过对自身症状的焦急、对资源挤兑的恐慌和对负面消息的惊惧,在“三位一体”的轰炸下,用她的话说,“我真有心里(理)创伤了”。

医院拥挤、试剂紧缺、口罩告急、蔬菜抢空,十面埋伏,草木皆兵。

关键时刻,急需能够快速判定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的方式。

也许,这就是远程医疗的意义。

01.三颗钉子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最残酷的不是那三颗钉子,而是漫长的疲惫和流血。

长痛不如短痛,其实人族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哪怕是经常被编辑们拉出来遛遛的北上广深的白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想哭给这个世界听听。

当病毒肆虐的时候,在线医疗就是救命的稻草。

1月24日,阿里健康为湖北开通在线义诊服务。高晓松提到,“湖北的朋友,目前医院人满为患,有头疼脑热的小问题,建议先在线问义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举措,在疫情突发的时间点,大获好评。

不止是阿里健康,近期海淀也推出了“家医远程服务”,提供在线疫情防控相关问诊。目的是减少居民区医院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卫健委,医院也纷纷开通在线问诊服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赵智刚,1月28日开始通过医院官微在线问诊的小程序,开始为发热患者提供在线看诊的服务。

“我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摄氏度,有点胸闷,持续三天,会不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目前您的体温算正常,建议居家继续观察。”

当天晚上8点,赵智刚拿出手机开始在线接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早上起床后又接着问诊,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

据医院官方微信后台统计,截至2月2日,赵智刚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共为550余人次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工作量排位居所有在线问诊医生中第二名。

除了官方推出的在线问诊服务,也有医生利用直播等方式提供在线问诊。

江西省庐山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张沛,白天奋斗在抗疫一线,晚上放弃休息时间开直播,为网友提供在线问诊。首次直播就有近10万人次观看,1小时回答了100多个问题,一场直播下来的强度不亚于一台小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这些屏幕里的医生拯救了很多濒临崩溃的人们,既减轻了医院门诊的压力,也减轻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02.一根网线

远程医疗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术语,包括在线问诊、远程会诊、远程监控、远程保健及远程手术等多种形式。

1988年,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德国一家医院通过卫星进行了远程病例讨论。

1996年10月,上海华山医院开通了卫星远程会诊。1997年7月,中国金卫医疗网和卫生部卫生卫星专网正式开通,在北京成立全国网络管理中心并投入运营。

2014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网络医院资格的医院。截至2017年3月该网络医院每天服务患者超过5000人,共为127万余人提供在线诊断和治疗咨询服务,并开具了70多万份电子处方。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已将远程医疗覆盖1.3万家医疗机构和所有国家级贫困县。2017全年进行了超过6000万例次远程会诊、远程病理、影像学、心电诊断等服务。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发展多年。

丁香医生与春雨医生一山二虎,平安、腾讯、阿里与京东巨头环伺。MobData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达到7千亿元左右。

5G等更稳定更便捷的通信技术应用后,高清视频和诊疗设备也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届时身体健康的实时监测和检测,都不再是想象。“不温不火”的互联网医疗,是否会迎来线上与线下的共同爆发?

时也命也,这次疫情中,不少用户都记住了“在线问诊”。对于行业来说,也是机会。

期待疫情尽快消失,而远程医疗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