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0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9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

但是不少企业主却没有感受到国家大幅度降税的政策红利,税负反而增加了,这些企业该怎么办呢?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施了史上力度最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3万亿元。

2019年全国税收收入为157992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可以说是非常低的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感受。有大量企业享受到了国家减税的政策红利,但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但没有享受到减税的红利,反而税负增加了。

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行业不同。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9年增值税的增速只有1.3%,而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更是负增长,实际上是下降了6%。

也就是说,其他行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增值税要比工业企业税负重。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他行业存在严重的无票支出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企业产业链完整,上下游大都可以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但服务业等企业的销售提成、中间人好处费等等支出,虽然是实际发生的业务,但是对方不会向企业提供发票。

无票支出的成本非常高。无票支出没有发票,因此不被税务部门认可,企业就无法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进行扣除,因此企业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同时企业在向股东分红时候,该项支出同样还要再缴纳一遍股东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固定税率20%。两者叠加,高达40%,即1-[(1-25%)(1-20%)]=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是企业老板不懂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非常多,涉及各行各业。但是这些政策大都是以政策发文的形式呈现,因此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同时,我国相当多的政策需要企业申请才能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企业老板往往将这些工作交给财务人员甚至是会计人员处理。事实上,财务人员既没有时间精力去处理这些税务工作,也并不精通税务工作。在国外(以及国内的大企业),企业有专门的“首席税务官”“税务专员”来处理这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企业该怎么办?

(1)对于无票支出问题,企业首先要规范财务制度,全力避免无票支出;其次可以通过自然人代开的方式,请税务部门代开由自然人开具的普通发票;如果当地税务部门不能代开,则可以通过设立个体户的方式,开具普通发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对于因不懂税务而享受不到政策红利的问题,企业老板应该尽量设置专人研究税收政策,或者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来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最大的问题不是偷税漏税,而是多交了冤枉税:高达93%的企业,把可以不交的税交了,把可以少交的税按照高税率交了,把可以晚交的税早交了。这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又让国家的政策得不到落实,非常可惜。

节税专家将及时向企业老板普及节税知识,帮助企业主实现最优的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