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钢铁物流有何影响?
目前,为应对本次疫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发布延迟开工通知,城镇社区和农村基本封闭管理,尽全力防控,有助于缩短疫情持续时间。疫情发生在2月份前后,属于物流业的淡季,第一季度能够得到控制,影响就不会大。另外,目前全国物流行业的体系建设及响应速度比2003年SARS期间的水平要高很多,会有效减小疫情影响。智慧物流技术和物流设施的柔性也会在下一阶段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整体上看,疫情对钢铁行业物流运输形成短期的负面影响。

首先,从进出口航运来看,目前进出口航运受疫情影响有限,虽然1月~2月份会受到其影响,但是对全年影响较小。不过要注意,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定义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虽然目前并没有限制国际贸易,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中国一旦被限制国际贸易,则会对航运和港口产生直接并且较大的影响。

其次,从运输方式看,钢铁行业目前清洁运输方式(水运、铁运)运输能力占比为50%,汽运占比为50%。铁运、水运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汽运受影响程度较大。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属于钢铁行业物流运输淡季,对运输保障影响有限。不过,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时间延长,物流复工人员数量不确定(尤其是多数承担汽运任务的卡车司机大多为农村人口),同时各地设立检查消毒站,增加在途时间,必定会推高物流成本。另外,疫情过后,汽运会出现短暂补库存的情况,随后会恢复常态。

如果疫情在第一季度能够得到控制,物流运输情况受到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2003年SARS疫情持续7个月,时间较长,70%的物流企业成本上升。因此,此次疫情若在一季度之后延续,物流费用也会有所上涨。尤其是汽运方式,厂外运输主要为人工费增加、相关防疫措施费用、在途时间增加;厂内主要为装卸短倒过程相关费用增加。此外,铁路运费会跟随汽车运费上涨的情况也不能排除。综合考虑,吨钢物流费用或将上涨30元~80元。

内容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