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公司外出旅游,顺便看看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一点空闲时间,翻阅了《墙垣边的人类》一书。这本书是全大借我的,我也借了另外一本建筑书给他。

PS:借书阅读,其实很有意思。这可以让你更有时间概念。会让阅读有一些紧迫感。以后可以多试试感受。

在这本书中,有看到了作者用了全局视角,较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之前我去佛罗伦萨美术博物馆,见过大卫的雕像。知道它是由米开朗基罗完成的。作品也非常立体生动,却无法更深入地了解更多。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参观者都差不多。即使导游对各类描述很立体,但他仅仅限于信息传递,没能很好地引导游客思考,所以一年后,这些信息全没了。

回顾目前知识经济时代,有多少课程,多少导师一如导游般的分享而没有让倾听者思考、重构而沦落为某个时期的心灵鸡汤。

当我们把“时间”视角放到所了解内容中,会发现非常有趣。

比如说雕塑大卫像为什么是裸体呢?艺术又是什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思潮?有反对的声音吗?后面的发展又如何?

当我们学会问问题时,才能跨过会学到达学会的质变。

原来,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这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潮下的时期,核心提出以人为中心而非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而要更深刻地了解这种思潮的特点,我们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文艺复兴前段时期——中世纪文化的坠落。另一方面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以及建筑形态,都一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潮。

读这本书时,我想这种变化过程是创新吗?其实不是。于是我对应起《圣经》中人类历史变化过程的心态。无论是创世纪中挪亚建方舟还是后面巴别塔事件,无不传递一种人天然存在一种与上帝背道而驰的本能。这就是人性。

如果没有《圣经》,我无法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中不同变化的共性更不能用平和以及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眼光去看待各种现象。

我想,以后我会利用更多时间到《圣经》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因为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智慧。

在这几天旅途中,我们到了三个现场,一个是土建阶段的别墅,另一个是已完工入住的小平层,第三个是准备规划重建的宅基地。

土建阶段的别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工入住的小平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规划重建的宅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工地都有不同的感受。一位21CT学员公司在海南。他感叹我们工作非常细致。部门协作也非常精密。同时他说海南市场不好做,很多客户都是拼价格。

自己有完工作品,但找不到人拍摄,自己对品牌运营也没什么思路。

我一再强调,让他把自己手上完工作品拍摄一下。不要太在意市场如何,然后多请教21CT家人们。这会涉及一个个人软实力与品牌建设平衡之把控。

这也是我强调要用时间视角去学习。比如说半年前,现在,一年后我们如何做,能怎么样?这与前面分享的大卫雕像有共同之处,不要孤立去思考与判断。这才是学会而非会学。

也许,这几天我会鼓励这群为爱而战的21CT设计师们做一个年终小总结,让他们再次温习21CT课以及带给他们更多的思考。

何工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