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院士的话题又在网上热火起来了。我们都知道,院士(本文中所称的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者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院士这么稀少且高端,那这顶“帽子”值多少钱?从一些大学招聘院士的启事中可以窥见一斑。比如湖北中医药大学曾开出200万元年薪“挖”院士;临沂大学曾开出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年薪300万元、安家费200万元等优厚待遇招聘院士;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院士开出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PS:相比一些明星等,其实院士的待遇也不能算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院士很大一部分都来自高校,而且不少都是校领导,比如最近网络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舒红兵就是武汉大学的副校长。笔者最近梳理了下,在42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的现任校长中,共有24人拥有院士身份,占比达到57%。(采用人工手动统计,可能会存在漏记等错误)

现任校长是院士的一流大学名单如下: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和云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点可以看出,名校的掌舵人基本都是科研经历丰富、成果丰硕的专家学者。当然并不是说,没评上院士的校长们就一定能力、资历比这些是院士的校长差。因为有不少的校长是人文类学科出身的,比如北大现任校长本科、硕士读的是历史学、博士读的是国际关系学,研究上也主要是这些,但无论是科学院还是工程院,都没有人文社科学部的,自然也就没办法参评院士了。(中科院最早是有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后划出组建为中国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