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今天周边群众定的货,圪料返村300斤、小南坡村100斤,中午前要送到。”2月16日一大早,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西大掌村的王新萍就在蔬菜大棚里忙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新萍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村里利用扶贫资金建起了蔬菜大棚并对外承包出去,包括王新萍在内的12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业,并陆续甩掉了“穷帽子”。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成熟待采的平菇卖不出去,很快积压了6万余斤。往常在大棚上班,王新萍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可现在菜卖不出去,蔬菜大棚就有关门的风险,一想到这里,大家都很着急。

“决不能让脱贫群众因为疫情而返贫!”了解情况后,该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一方面借助微信群工作群统计汇总各村生活物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优先将辖区内种植、养殖贫困户纳入采购范围,由“乡疫情管控期间物资保障办公室”统一调配供需,从而实现了“疫”时群众“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衔接。

很快,各村的订货单接连不断,西大掌村的平菇不再愁销路,不仅每天新产的一千多斤全部卖出,积压的库存也已基本售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疫情影响的还有甲板创村村民周爱琴,她家产的2000多斤蜂蜜出现滞销。得知这一消息后,乡政府及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统一收购,后又动员机关职工购买并将销售信息转发至微信群、朋友圈,2000多斤蜂蜜很快销售一空。

“真是太谢谢政府了,关键时候帮俺大忙了。”周爱琴激动地说。

目前,该乡已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5000余斤、鹌鹑蛋3000余斤、核桃3500余斤、鸡蛋15000余斤、平菇50000余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乡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将尿素、饲料等物资送至各村疫情监测点并零利润销售。同时,对所有运送物资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及体温检测,并安排工作人员全程监督,在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全力保障种养殖贫困户恢复生产。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当前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落实好各项救助帮扶措施,确保全乡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西村乡党委书记王华说。(樊庭林 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