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之下,全国各地的生鲜需求出现了爆发性大幅增加,同时生鲜暴露在空气中,被多人接触挑选,人们开始恐惧生鲜蔬菜和肉类上是否存在病毒,到底如何才能放心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从接触源来分析,生鲜会感染到病毒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鲜蔬菜在采摘、运输、分拣、购买等过程中接触到已被感染者的体液、飞沫等病毒传染源;二是生鲜蔬菜在种植和施肥过程中接触到已被感染者的有毒粪便以致感染生鲜细胞。

其次,如果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等传播途径感染到蔬菜、肉类和水果上,存活时间最长不超过48个小时,若是在干燥的表面,存活时间会大量缩减。不能盲目将病毒等同于细菌,细菌可以在死细胞中快速复制繁殖,而病毒则是要借助人或动物的活性细胞进行生存。因此,一般来说市面上经检测及格的生鲜食材都不具备被感染的条件,大家大可不必过度惶恐。

当然,在特殊时期还是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更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1、 出门选购蔬菜要注意什么?

出门买菜之前要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在来到超市后按照最快的速度选购生鲜商品,并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在挑选时要注意带上一次性手套,用保鲜袋分装好果蔬肉不同种类的生鲜,避免交叉感染。市民到超市选购最好一次性购买齐全一周的存量,减少出门频次。接触完蔬菜或外出回来后首先需要认真的清理手部,可以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用香皂流动水冲洗30秒以上。在家要把蔬菜进行通风晾干,既能避免病毒也能延长储存时间。

2、 如何处理生鲜食材?

目前我们能知道的是新型冠状病毒在56℃下持续30分钟就能完全灭活,失去毒性,而我们在平时做饭过程中都是高达100℃的高温烹煮,因此只要我们确保不吃生肉、凉拌、以及半生不熟的食材,水果的话最好削皮,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洗菜过程中先浸泡一段时间,再用专门的蔬菜清洁剂先把生鲜清洗干净,可以将附着在表面的病毒过滤掉百分之八九十,最后用高温煮熟烹饪来吃。

3、 网上买菜有安全保障吗?

疫情期间,生鲜蔬菜成为人们抢购的热销商品,居家自行隔离必须囤够足够的粮食,但是并不建议放置时间过长,这样反而更容易滋生细菌。在特殊时期,网上购买生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一般从原产地采摘打包后直接发往终端消费者手中,中间减少了运输到超市、市场等公共场合,避免了更多接触源。环节越少,污染则会越低,接触病毒的几率也就越低。让配送员将生鲜快递放在小区门口或者家门口,放置半个小时后再拿回家通风,也是一个不错的预防措施。

实际上,生鲜食材上架售卖需要进行一个全面地检测环节,再加上国家对食品的监管工作及其严格,市场和超市的工作人员都做好了相应的防护工作,新型病毒通过生鲜蔬菜感染人群的说法并不科学。对于老百姓来说,与其惶恐这种生活必需品,还不如勤洗手,多居家,做好个人防护更加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 3 次,每次 20-30 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 少。

(4) 避免多人聚会;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5)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6) 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