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兵豆知识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数个营级单位中,通常会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优秀战绩梗,甚至是历届指挥官的个人偏好作为自己所在陆战营的诨号。

但其中,目前暂时撤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1/9)却以“行尸走肉”自称,而这个历史原因似乎并不那么的看似光鲜亮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1/9)的官方营徽,除了“行尸走肉”的绰号还包含着死神图案;(右)1967年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的陆战队员们在暂别一线激烈的战斗后稍作歇息休整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1/9)曾经近乎是打满越南战事全场的一支陆战营,从1965年6月至1969年7月,累计部署作战长达47个月,也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战争中部署时间最长的一支营级单位。旷日持久的部署作战也就意味着该营参加过数场大小战役,蒙受了极其高昂的战损代价。

其中第9陆战团1营(1/9)也参加了大草原行动(Operation Prairie),这场在南北越非军事区以南广治省的围剿作战,也让55平方英里的作战争夺区域,得名了“皮领广场”的恶名。

其中我们也知道“皮领”正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绰号,而之所以得名于此,是因为自1967年至1969年,共计约1500名陆战队员阵亡于此,超9500名在此负伤,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越南战争历史中,反复争夺最为惨烈的一块军事目标。而第9陆战团1营(1/9)就参加了为期四度大草原行动(Operation Prairie)的后三轮,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5月13日,第四次大草原行动(Operation Prairie IV)结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A连狼狈地撤出战场

正如“地狱犬”的诨名由来一样,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的诨号同样出自于他们当时对手之口。“行尸走肉”诨号的由来,源自于该营在承天省临近老挝边境的阿绍山谷里的战事。

第9陆战团1营在该地区负责围剿胡志明小道涌入的北越武装部队,但同样损失惨重。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曾在联络的通讯中,将阿绍山谷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称之为“i b cht”,这个词在越南语中意为“死去但尚未被埋葬的人”之意。当传到了第9陆战团1营的官兵耳中,这个词也就变成了“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带有自讽之意却引以为傲。

而第9陆战团1营的“行尸走肉”之名,确实在越南战争期间名副其实,部署的47个月中,算上前后补充兵员累计阵亡人数高达747人,而美国海军陆战队通常一个标准陆战营规模则是至少800人,平均战役中阵亡率超过25%,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战争中战损率最高的部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4月,由于阿富汗前线作战需要,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恢复编制,但在2014年又因缩减编制而再一次暂时撤编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9陆战团1营在2001年上旬曾短暂撤编,后来在2007年又因阿富汗前线作战需要,则被恢复编制。而到了2014年,又因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缩减常规兵力编制,该营随整个第9陆战团又一次暂时撤编。

海兵豆知识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