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33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GEN

舰载机(carrier based plane)是指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飞机,舰载机的性能决定了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俄罗斯海军曾经的主力舰载机苏-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仅有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艰难的诞生

与美国不同,苏联长期以来对航母的研发就不太重视,原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甚至称“航空母舰就是海上的活靶子”,直到他下台之后,航母的研发才逐渐为苏联所重视。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进入白热化,面对美国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苏联开始大力发展航母,并计划让新航母装备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舰载作战飞机,并为此对当时的米格-23战斗机进行了舰载化的改进,然而这种改装只能应付一时,新的舰载机才能切实提高航母的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27

于是在1973年,苏霍伊设计局在提出了在研制中的T-10(苏-27)的基础上设计更为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的计划。由于技术难题,苏联的航母与舰载机计划一直进展缓慢,直到1989年,苏-33的原型T-10K才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投入生产。

但是好景不长的是两年后苏联解体,苏-33最终仅仅生产并装备了24架,之后俄罗斯再也没有重启苏-33的生产线。

重型舰载机

虽然数量稀少,但俄罗斯的舰载机好歹也有和美军有了一战之力。苏-33是典型的重型舰载机,长度为21.19米,翼展为14.7米(折叠后为7.4米),最大起飞重量为33000千克,外挂载荷最高可达6500千克,动力系统为2台AL-31F加力涡扇发动机,推重比为0.78,最大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300千米,航程为3000千米,作战为1100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剩的苏-33仍有战斗力

苏-33的机身结构与其原型苏-27基本相同,为了适应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5g纵向过载,苏-33机身的主要承力结构得到了加强。尾钩组件安装在强化的中央桁梁上,为保证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缩短了尾锥的长度。机翼部分苏-33与苏27的相比变化较大,苏-33增加了主翼的面积,并且把原本的副翼进行了修改。

不得已的退役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原本就数量不多的苏-33也基本都无法使用了,在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时只有十架苏-33还可以正常使用,然而重启苏-33的生产线代价太过高昂,舰载机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为了填补苏-33的空缺,俄罗斯决定使用米格-29K这种轻型舰载机来逐步替代苏-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代苏-33成为俄军舰载机的米格-29K

虽然米格-29K在航程和载弹量方面远不及苏-33这种重型舰载机,但是由于这是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发的最新舰载机(俄罗斯的一贯套路),其航电系统远比苏-33的先进,并且其较轻的体型也更适合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滑跃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的米格-29K

结语

苏-33虽然是一款性能非常良好的舰载机,但由于俄罗斯的经济能力和其航母的限制,俄罗斯不得不舍弃它而选择米格-29K,苏-33也只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