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全国餐饮行业惨遭冰点,门店暂时关铺,线上外卖停摆,网购抢菜成为新年的一场特殊风潮。曾经靠“烧钱”维持经营的生鲜电商在这个春节竟然“有幸”面临到“一菜难求”“订单超时”“配送人员不足”的场面,这无疑是给昔日苟延残喘的生鲜电商带来久逢甘露的滋润。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17日,美团的运营主体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个生鲜商标注册信息,包含美团外卖买菜也快、菜大全、美团外卖青山计划等商标在近期多次申请,目前显示多个系列商标还在等待实质审查中。此外,美团还申请了美团外卖送花也快、美团外卖买药也快等商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买菜”风潮下生鲜电商的盘活之势

在生鲜这类日常必需品迎来抢购风潮的势头下,互联网买菜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生鲜电商平台的销售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很多消费者不再外出购买蔬菜水果,而是选择线上下单送货到家。由于出行限制,诸多之前习惯前往线下门店采购生鲜商品的消费者也转而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新用户。在此背景下,生鲜电商平台迎来从未有过的订单激增。

微信小程序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 ,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增长322%。生鲜电商平台似乎也迎来了他们新的春天,新的希望突突如其来降临在这个奄奄一息的创新型平台。

从2016-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整体大数据貌似可观,但行业真实现状是99%的电商平台用融资烧钱来维持经营,仅有1%的平台真实获益,却依旧无法阻挡各路生鲜电商平台想要力挽狂澜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美团意外爆红的生鲜买菜生意

2020年春节,美团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北京的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3倍,“无接触配送”成为美团的口号。

生鲜电商正好是美团一直想要扩张的板块。从2017年的“掌鱼生鲜”到2018年的“小象生鲜”再到2019年“美团买菜”开始在一线城市疯狂开展业务。美团对生鲜、买菜业务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在整个生鲜圈里,美团买菜这种社区前置仓的玩法早已不被看好,生鲜电商本来就是用烧钱堆砌出来的用户量以及用户粘性,缺少物流、金融、用户运营等方式,单靠融资并不无改变最终走到破产闭店的结局。2019年接连崩盘的生鲜电商平台便是最好的事实证明。也正是这样,美团买菜自上线以来,收到用户以及同行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

而这一次的春节疫情爆发,却让群众收起了质疑之心,主动奔赴生鲜抢购之旅。美团买菜通过接入美团自有配送资源,满足服务市民的需求,一改人们对线上购买生鲜蔬菜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低调注册生鲜商标

在疫情阴影笼罩中华大地的背景之下,美团低调注册了一系列生鲜商标,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美团是否有强势进攻生鲜圈的计划。美团方面称,这是美团正常的商标注册工作,并将该批注册视为美团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回应中,美团并未谈及商标注册与生鲜业务扩张的必然联系。

尽管如此,美团在其主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最新布局的重心确实偏向生鲜,美团买菜推出一年时间,业务已经在北上武深四大一线城市立足开展,美团买菜的“生鲜梦”可是从未有过放弃之意。

生鲜是国民生活的高频刚需,用户黏性高,购买力强,倘若能找到一套符合当前人们购买习惯的运营模式,生鲜电商平台将会是未来一个可观的新型经营产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团生态中流量最大的主要业务还是来自于餐饮外卖。如果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受到影响,那么美团的其他业务在流量端和变现端就都会碰到极大的障碍,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

此时线上买菜需求爆发,与疫情特殊时期有关系。等到疫情结束后,餐饮恢复正常运营状态,网上买菜能否成为留存消费习惯,将是美团生鲜致胜的关键,就目前来看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