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清勒德洪等奉敕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内府朱格抄本。版框25.0cm×16.1cm。半页7行,行17字,抬头行至20字,四周双栏,朱口,朱色框栏,无行格,朱色对鱼尾。

清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立下功勋,分别受封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此后三方各拥重兵,飞扬跋扈,形成三股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先后起兵反清。经过长达8年的战争,清朝平定了“三藩”叛乱。次年,勒德洪等奉圣祖诏令修书,记述平叛始末。二十五年(1686年)书成。

这是清代纂修的第一部方略。内容自康熙十二年(176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撤兵始,至二十年(1683年)十二月圣祖以“逆寇荡平,诏赦天下”止,详细记载了平定吴三桂、尚之信(尚可喜子)、耿精忠(耿仲明孙)叛乱之始末。

此书开清代纂修“方略”、“纪略”之先河。此后,每当一次政治、军事行动后,皇帝都要下诏设馆撰书,纪其始末。

另有满文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