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代表了一种象征和荣誉,也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证明。尤其是对于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院士头衔更是他们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能够成为院士,这意味着他们多年来的努力成果得到了认可,自身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了,所以许多人都为成为院士而不懈奋斗着。但是想要成为院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出色的学术成果之外,对社会也要有一定贡献,具备一系列的条件之后,才有资格竞选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有两种院士,分别是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两者都属于同级别的科研学术机构,但是前者可能更加为人熟知,因为许多著名科研工作者都曾在上面遇到阻碍。中科院院士的选举,每两年一次,名额有限,竞选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激烈,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一看,清华有一对师徒,首次竞选国内院士皆落选,却相继当选为美国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的这一对师徒都曾获得竞选中科院院士的资格,并且都参与的竞选,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师徒两人的首次竞选都以失败告终,这对师徒就是施一公与颜宁,两人都是学术界的顶尖人物,都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一公从小就是一位学霸,上大学之前就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而后直接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施一公到了清华大学依然保持着学霸的地位,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竟然提前一年毕业了,而且还顺利地取得了清华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的施一公选择了赴美深造,他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医学院攻读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而后又在美国的一家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随后他还担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乃至讲席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8年,施一公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国内,回到了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这样的一位顶尖人才自然也获得了院士增选资格,2011年施一公首次竞选中科院院士,却遗憾落选了。不过到了2013年的时候,施一公却成功当选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也就是在这一年,施一公再次竞选中科院院士,这一次终于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施一公,就不得不说他的得意弟子颜宁了,颜宁的经历可以说与施一公有很大相似之处,颜宁从小也是一位学霸,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获得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而后和施一公一样赴美深造,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毕业时还获得了北美的“青年科学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最终也学成归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并且一直在从事科研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一路斩获了众多奖项,成为女科学家中的领军人物。2017年时,颜宁也获得了竞选中科院院士的资格,不过却还是遗憾落选了。同年,她选择了离开清华大学,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2019年颜宁成功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