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则小品,叫《啃老族》,是讲一对让爸爸头疼的双胞胎兄弟的事儿。一个两年不着家,另一个天天在家。那个天天在家的,美其名曰“陪爸妈”,实质上就是天天手机玩游戏,走哪儿都能葛优躺。啃老不赚钱,吃穿住行全靠父母养。

这样的啃老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比如之前有一个新闻,上海有一个48岁的海归硕士,从小学霸,大学念同济,后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拿到了工程硕士学位。

但是他回国后,一直不肯出去找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靠患有尿毒症的母亲给的一点生活费苟活着。

而他母亲已经82岁高龄,每周需要坐三趟公交去透析,医药费总共需要花费2000多元。两人全靠老母亲的3500块退休金过活。刨去医药费,已经所剩无几。

老母亲面对现状,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巨婴儿子深感懊悔:“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母亲在孩子小的时候,样样包办,孩子需要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去动手获得,从而养成了过分依赖的性格,并且缺乏独立能力。

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啃老族都必然会一直没有出息,比如《哪吒》的导演饺子,在他做出哪吒以前, 他也一直待在家里“啃老”。饺子导演毕业后工作了一年就辞职回家,这一啃就啃了三年。

整个家庭的收入仅仅是母亲的1000块钱退休金。但饺子跟那些“废宅”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辞职回家“啃老”是为了从头开始,从学医转行动画。在家里潜心打造他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而这部动画短片让饺子导演收获了许多奖项,也为《哪吒》的诞生做好了沉淀。

饺子导演不服输,不认命。因为他有同样不认命的母亲。他的父母都是医生,工作繁忙,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依赖,早早地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从他虽然听从父母的安排上了医科大,但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当医生这件事中,可以窥见他的性格是独立的。尽管在家“啃老”,但他从没放弃,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责到底,最终获得了成功。

所以说,真正的啃老族,他们缺乏的是独立能力,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勇气、毅力和能力。他们小时候就被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觉得依赖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孩子以后走上这种“啃老”的不归路,我们必需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教会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独立能力对孩子很重要

1岁左右的孩子,迈出第一步自己开始行走的时候,是身体独立的开始。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用“我”来指代自己,是独立意识的形成。

这种自发的独立意识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学会独立思考、果断办事和克服困难。

独立能力能让孩子的动作更加协调、更自信和聪明,同时还能造就孩子的责任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 l 独立能力让孩子的动作更加协调

孩子自己吃饭、洗漱、穿衣、整理玩具,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等,其实都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不仅能锻炼孩子肌肉的协调能力,还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 l 独立能力让孩子更加自信

独立能力强的孩子,自己能做到更多的事情。而人自己的能力越强,他就越有自信。这对孩子来说也同样适用。

今天我下班回家,我女儿自己一个人在那边搭积木,搭得很高。然后她很兴奋地拉着我的手去看她完成的“壮举”。当听到我夸她“积木搭得越来越高了”的时候,她的小脸上明显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 l 独立能力让孩子更聪明

在孩子培养独立能力的过程中,除了身体参与其中外,大脑也参与其中。孩子在锻炼技能的过程中,首先锻炼了身体能力,而身体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并对外界做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独处。而她通过自己的教育方法,让那些出身贫寒家庭的普通孩子的心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个个变得独立、自信、自律而有教养。

而她的教育方法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在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包括生活实践练习如穿脱衣服、吃饭、打扫卫生、整理物品、做手工、养育动植物、同伴间的沟通等,还包括感官训练、体操和从事农业劳动等。

  • l 独立能力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事作风,很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缺乏热情的人。而这样一个人,他各项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变得不顺利,更加会影响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

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自觉承担一些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的责任,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 l 独立能力能让孩子尽快适应社会

独立能力强的孩子普遍来说适应能力比较强。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遇到困难或新事物时不会手足无措。

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或出现新事物、新关系时,不仅能较快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能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索倾向。

02为什么有些孩子的独立性比较差?

朋友小夏的女儿敏敏正在念小学一年级,她成绩很好,性格也还不错,上课认真听讲,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也是积极主动的。

这天,竞选班级班长,原本敏敏信心十足,但最终却没有选上。

敏敏哭着扑进了妈妈的怀中。小夏赶忙问敏敏怎么了,于是敏敏一五一十地将当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小夏。

她跟妈妈说自己竞选班长落选了,因为有很多同学反对。原因是自己不会干活,比如扫地扫不干净,反而弄得自己身上脏兮兮的;收垃圾的时候,弄得袋子外面都是,还不会系袋子等等。

小夏跟我说,一直以来,她对女儿的成绩非常上心,也管得严格。但她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其他的事情都没必要做,所以一直是自己在包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敏敏都上小学了,早饭、晚饭都是她给喂的,所以敏敏自己吃饭都吃不好,不是吃一点点,就是弄得到处都是。敏敏的书包也都是小夏给收拾的,所以敏敏每次放学回家自己不会收拾书包,把东西一股脑地往书包里一塞,反正回家妈妈会收拾的。

不可否认,我朋友小夏是一个好妈妈,但她的过分介入让敏敏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敏敏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对孩子过分骄纵、不注重独立能力的培养、全面包办等原因,使得很多孩子的独立能力过度缺乏。

l 父母不重视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

很多父母之所以会养出欠缺独立能力的孩子,是因为本身的认知上存在着误差。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培养独立能力,等孩子长大点,自然就具备独立能力了。有些父母则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啦,其他的都无关紧要。还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小时候吃够了苦头,希望孩子不要吃苦,能够舒服地过日子就行了。

但这些观念,却往往会害了孩子。

  • l 父母的过度“包办”

孩子在练习吃饭的时候,往往会弄得到处都是,或者只吃了一点点。有些父母为了减少打扫的压力,而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自己吃会吃不饱。于是选择一直给孩子喂饭。

有些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去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急于替孩子去解决问题。

比如小欣和小琳在小区里玩的时候,把地上丢得满地的树叶。小欣妈妈告诉小欣这样是不对的,顺便自己把树叶给收拾了。但小琳妈妈先告诉小琳这样不对,然后让小琳去借了扫把,自己打扫干净。

很明显,小琳妈妈的做法要比小欣妈妈的做法要更好,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不是一味包办,给孩子错误的认知,只要有妈妈在,自己什么都可以不用干。

以为

03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迟早有一天,他们需要自己展翅翱翔,而父母对他们真正的爱,就是教会他们飞翔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该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手。

首先,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要有界限感。

周国平先生说过: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那么,界限感是什么呢?

有人做出这样的回答:父母对于孩子的决定,尊重但不强求;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祝福但不打扰;大胆放手,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虽然这么说,但真的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说过的:界线,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过于涉足,喂饭、穿衣、穿鞋、洗衣做饭、上什么学校、上什么补习班、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甚至将来找什么样的朋友,无一不干涉。

这样的生活下,孩子还有什么自尊可言,更加谈不上独立能力的培养。

正如电视剧《小别离》中的董文洁就是一个没有界限感的妈妈。女儿考什么高中、上什么辅导班、什么时候做作业、和什么人交朋友,她都要插手,甚至偷看女儿的日记、乱翻女儿的东西。

像董文洁这样的父母,现实生活中并不占少数。有一项调查显示:4898人中,有80.2%的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被父母严重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小霍丁·卡特说过:“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根就是深植于孩子内心的素养,而翅膀就是和孩子保持界限,放手让孩子去飞,去决定自己的人生。

我们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即使错了也不要急于包办。在错误中,孩子能更好地成长起来,关键是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知识,而不是被错误打倒。

要平等地跟孩子相处。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能自己做决定,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除了必要的引导外,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和想法。

我们要保持并保护孩子的独立,让孩子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得体地从孩子的人生中退出,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其次,如果孩子犯了错,运用自然惩罚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所谓自然惩罚法,是指当孩子出现过失或犯错时,父母不主动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过失或犯错所带来的后果。

孩子在承受这一自然后果的同时获得不愉快的体验,从而引发自我悔恨,刺激孩子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从本质上说,这也属于父母对孩子放手的行为。不因孩子自己的过错去替孩子承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买单,从而学会不依赖别人,自己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玩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玻璃,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自己拿钱出来赔偿,或者说一句“孩子还小”并让邻居不要计较。而是可以跟孩子商量,爸爸妈妈先把钱借给孩子,让孩子赔偿给邻居,再让孩子从零用钱中节省出来或者自己想办法打点小工赚钱,再把钱还给爸爸妈妈。

告诉孩子,这是孩子自己的过失造成的,理应进行赔偿。而当孩子实在力所不及的时候,父母可以提供适当帮助,但不是全权负责。

让孩子知道犯了错,或者过失造成他人损失的,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

自然惩罚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需是温和的、关切的。对孩子不小心的行为表示理解,对孩子故意的行为进行引导。

让孩子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自己参与解决来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独立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父母替自己解决所有麻烦。

最后,有效跟进,前后一致。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这本书中提出,父母与孩子相处时,要有效跟进,前后一致。

如果我们对待孩子随心所欲,虽然提出要求或训练孩子,但自己都做不到坚持和前后一致,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反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计划有效跟进,并保持前后一致,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学会尊重客观,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但一看到孩子撒泼打滚,我们就妥协了,没有说“不”的勇气,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开始大哭时,我们甚至彻底缴械投降。

我们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训练孩子不用听我们的话,甚至是告诉他们,眼泪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我们需要做的是言行一致,说了怎么做就坚持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妈妈想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而不是天天喊无数遍,催促孩子起床。

可以给孩子买个闹钟,然后让孩子自己设定时间,闹钟响了,自己起床,起不来,自己承担上学迟到的后果。反正无论如何,学总是要上的。

不要看到孩子们没有按时起床,就忍不住去叫他们,这样是没用的。既然选择了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起床,就要彻底退出,不要动摇。当孩子发现妈妈不再忙于跟自己纠缠,就会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

孩子从蹒跚学步到最终自己独立走上社会,少不了父母的帮助和扶持。但最终父母必须彻底放手,让孩子真正成长起来,真正站立起来,有独立面对自己人生的勇气,有承担自己命运的担当,这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