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像黑龙江这个地大物博的城市,合村并镇好像不太可行,怎么说呢!先从这几方面说一下。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有着广袤的耕地,耕地多自然农民也多,那么多村子就多。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以前农村的房子都是土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样的房子在农村已经很少见了,这也是大多数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种地难
假如说现在农村的房子大多数都还是这样的老土房,那么通过合理的补偿措施合村应该可行,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黑龙江省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一般都会在3公里以上,如果附近几个村子的状况都一样的情况下,那就要合到中心村位置,那样就会拉远与原村的距离,即使是合村了农民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耕作啊?那么没有了房子晚上住在哪里,总不能开车在往回跑吧!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合村并镇后房子的问题
上面说了爷爷们是住在土房的,而爸爸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家中的土房变成了砖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父亲花费了一生的积蓄盖的房子,如果合村并镇了,原村的砖房怎么办,能给出什么相应的政策呢?合并过去的村子房号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占用了农民的耕地来作为房号,盖房的钱款又从什么地方来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看上去村里人口流失严重的问题
现在的农村看上去村子里都没几个人,这是为什么呢?人都去了哪里,因为什么离开了居住多年的农村。
大家都知道农村的学校都统一取消了,只有镇上才有学校,我们这的教学质量还不好,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孩子送到市小学进行学习教育。
这样农民就会出现一个很大问题,买楼房,农民种地赚钱少的可怜,要想卖房就得贷款,这样农民就成为县城的房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这也就是农村人口流失的一个严重问题。
农村虽然暂时看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可是一到农忙大批的年轻人都会回村种田,种完田他们又会回到城里,所以农村必须得有房子,这样在回家种地的时候才会有地方住。
第四个问题:怎样解决剩余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合村并镇就有一个方法就是土地流转,不愿种的农民可以放弃耕种(放弃耕种不是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流转给愿意种地的人,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农民不种地了多出的劳动力怎么办?如何安置,镇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这些劳动力,有哪些好办法呢?
鼓励帮助农民兴办小型家庭编织厂
编织是一门手艺活,可以用很多的材料进行编织,比如植物的枝条、茎、皮、叶都可以作为编织的原材料,用枝条编织鸟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枝条和皮编织一些大型的动物标本放在景区里,以供游客们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各种各样的绳子编制一些小型的汽车装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织成品做好了,好要想办法怎么卖,农民只会种地对经商而言可谓是一窍不通,这样就要镇政府出面联系客商,帮忙促成这第一单生意,这也是为了解决劳动力必须完成的任务,
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和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也就能解决合村并镇问题。所以说合村并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经过某一地区的试点工作才能知道合村并镇是否符合当下农民的生活方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