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极客君(微信公众号ID:geekcaijing)

2月24日,中南建设股价连续出现第三个交易日呈现大阴线,当天收盘跌幅“—6.47%”,创2月迄今最大单日跌幅。

按照常理,股价应声而跌必定是公司“出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源于一场“再普通不过”的人事变动。

一个人的离任如何能给中南建设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个人又到底有什么魔力?

01

上个周末,陈凯离任中南置地董事长,这一消息在地产圈炸开了锅。

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在当天临近收盘时,迅速就给出了反应——中南置地母公司中南建设股价一度大幅下跌5.1%。最终收盘跌幅4.34%。①

2月20日,中南置地母公司中南建设盘中一度下跌近5%。

2月21日,中南建设临近收盘出现异动,股价一度大幅下跌超5%,最终报收8.81元,跌幅4.34%。②

一般而言,公司选择在周五晚上“走漏”风声宣布重大消息,本是希望舆论在能有个缓冲期,将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降至最低。

当陈凯离任的新闻不胫而走,58岁的陈锦石在24小时之内作出反应。22日晚,中南控股的公关主动发声,给媒体们发了一个通稿。

大致的意思是,陈凯不当中南置地董事长了,但中南控股的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依然保留。而且,陈凯还是中南养老和中南菩悦管理平台的合伙人。

这一段委婉、隽永的文字,有没有打消市场的质疑、起没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陈凯离任”这件事似乎并不简单,两天时间依然没有消耗完投资者对于陈凯离开的负面情绪。

2月24日早间开盘5分钟,中南建设股价大跌9.31%,报价7.99元,随后震荡微升,收盘定格在8.24元,跌幅6.47%,换手率达4.48%。

不到三个交易日,中南建设的股价由9.45元跌至8.24元,跌幅近13%,市值蒸发超45亿元。显然,陈凯之于中南置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位带走了老东家中南建设45亿的陈凯,是地产圈最具光环的职业经理人。有业内人士评论,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威力”。

在投资者眼中,陈凯是中南建设股价的“定海神针”,在他离别之际,所以股价也产生了“共振”。但是在不了解他的人眼里,陈凯对这家公司直接造成股市上的跌宕变化似乎很难理解。

02

中南置地是中南集团的地产平台,后者从建筑起家,现已发展成为集地产、建筑、资本、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而房地产是其最重要的产业板块。

四年前,中南控股董事长陈锦石亲自出马多次拜访陈凯,“三顾茅庐”请来陈凯,主掌地产板块。

在陈凯加入中南置地前,中南置地还只是一家500亿量级的区域房企,在陈凯加盟后,他将这家公司带到了2000亿元关口。2019年,中南的销售额达1980.2亿元。

不到三年时间,陈凯在中南置地到底做了什么?可以从他在今年中南置地年会上发表的题为《迎着光 不要慌 不要急 往前走》的演讲中一探究竟。

在演讲中,他梳理了带领中南置地驶上规模飞奔路上的“良方”:找到找准定位,投资三四线城市;精简组织的调整,小周期搏大周期。

与此同时,陈凯还为中南吸引到更多优秀职业经理人,搭建起“投融管退”的激励体系,中南的企业组织、管理策略甚至文化价值观皆烙上陈凯的烙印。

不仅如此,他还为中南置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南置地内部,陈凯也被称为“负责把握企业发展中大的方向,也是小老板陈昱含的导师”。③

2017年8月8日,出任中南置地董事长的陈凯,“顶掉”了陈锦石的女儿陈昱含,而她取代的则是自己的叔叔、陈锦石的弟弟陈小平。在陈凯手把手的调教下,如今的陈昱含已经从当初那个青涩的小姑娘变身一位合格的领导者。

在中南控股集团的官网上。从排位座次上看,身兼中南控股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中南置地董事长、中南养老和中南菩悦管理平台合伙人的陈凯是老板陈锦石之后的二号人物;

在中南建设2018一季报里,陈凯进入中南建设前十大流通股之位,持股数量1678.75万股份,持股比例为0.45%,成为个人持股最多的股东。

“在中南从一家类家族企业,向简单、透明、高效的公众公司转变的过程中,陈凯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南置地在对陈凯的离职声明中这样写道。

离任的陈凯这个非典型的地产职业经理人,下一站是黑马房企新力控股,老板张园林送上的“聘礼”为联席董事长兼总裁。

目前来看,他身上有着众多的标签,“陈锦石的合伙人”、“菩悦资本创始人”、“新力老板张园林的职业经理人”,放眼整个中国地产圈,能有如此多面角色的,唯有陈凯一人。④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如今的这些头衔恰恰证明了他的能力,也证实了为何陈凯能在当年博得陈锦石的“芳心”。

03

陈凯曾供职的房企,是一份星光熠熠的名单:华润置地,龙湖地产,复星地产,阳光城。始于华润,器重于龙湖,得意于阳光城或许是对陈凯前二十年职场生涯的一个概括。

从1995年到2008年2月就职华润置地的13年里,陈凯先后在武汉、苏州、宁波、无锡、上海等地担任董事总经理及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

建筑科班出身的他,拥有着对产品品质的独到见解。在上海期间,由他一手操盘的“上海滩花园”和“华润橡树湾”,因从技术和人文的角度对华润的住宅产品提供“标准”备受市场推崇。

可是在国企浸淫13年后,陈凯却选择在2008年“跳槽”到当时正在筹划上市的民企龙湖地产。

因精于住宅模块设计和成本控制,陈凯深受赏识,其在龙湖地产的事业道路也顺风顺水,初来乍到的他便被委任为运营及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并在次年9月升任龙湖地产执行董事。在陈凯2011年选择奔赴下一站时,龙湖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亿元的量级。

从龙湖出走后,陈凯辗转来到复星,半年后又去了一家小房企“阳光城”,也正是在这个地方成就了陈凯的“明星”经理人身份。

2012年3月,在陈凯到来前,采取激进投资战略的阳光城正遭遇成长的烦恼,一边是连续的拿地扩张,一边是日益绷紧的资金链。在单一的融资渠道下,当时的阳光城进退两难。

陈凯给阳光城规划了五大策略,即“高周转+低成本”的运营策略、“丰富产品线+精选城市”的定位策略、“扁平化+青年近卫军”的团队建设策略、“股+债”的多元融资策略、“信息对称+评价到位”的管理策略,涉及融资、投地和团队建设等方方面面。2012年,在陈凯的力促下,阳光城在深耕大本营福建的基础上,又将总部迁至上海,正式开始全国化战略布局。

在陈凯挂帅的第一年,阳光城的销售直线上升,销售达到100亿元,同比大增3倍。2013年220亿元,2014年236亿元。短短三年,销售规模增长近10倍,这位职业经理人将阳光城从一个三线房企带入到中型房企的行列的同时,也缔造了自己在地产江湖的传奇。⑤

在当时,由中南控股集团于1999年6月投资组建的中南地产虽然规模相较阳光城略胜一筹,但是面临的问题和战略部署却和之前的阳光城如出一辙。不仅面临着三四线受困和规模增长的瓶颈,而且当年地产板块销售额超300亿的计划也落空。⑥

2015年,这边是陈凯遇到了“事业瓶颈期”,那边是亟待拯救的中南地产,当陈锦石找到陈凯时,双方也一拍即合。

一家房企深陷发展困境,“救火队长”陈凯用3-4年时间为其建立起一套更科学、更完善的打法和体系管理来支撑未来发展的道路,作为职业经理人,他正在不断复制他的成功。

而中南置地从一家江苏区域性开发商蜕变为大型全国性房企,公司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明星职业经理人加入,一度被认为正在“去家族化”。⑦

现在看来,陈凯手把手交出来的陈锦石之女陈昱含已进入中南集团工作,中南集团可能还是会走“企二代”接班路线,这意味着中南从类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的转变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股价突如其来暴跌,市场结构如此不看好,或许绝非陈凯一人之力,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来源备注:

①:乐居财经,《陈凯出走中南置地:挥一挥衣袖,留下几片云彩》,2020年2月25日。

②:国际金融报,《“绝地大师”陈凯离任中南加入黑马新力 如何“施法”?》,2020年2月24日。

③:乐居财经,《中南陈凯:迎着光 不要慌 不要急 往前走》,2020年1月14日。

④:36氪,《陈凯的ABC面》,2020年2月24日。

⑤:澎湃新闻,《南通富豪陈锦石三顾茅庐,最牛地产经理人陈凯加盟中南集团》,2016年2月18日。

⑥:观点地产网,《“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中南地产候任董事长陈凯华润阳光城之路》,2016年2月18日。

⑦:新京报网,《中南集团去家族化何去何从 职业经理人陈凯确认离职》,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