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子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始终是国家振兴富强绕不开的话题,古有孙权劝学,助吕蒙成一代大都督;今有冯庸散尽家财,筑成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中国的教育自孔子创办私塾起,历经两千余年,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命运相关。

尽管自近代以来,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我国的教育落后于西方一步,但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随着经济一同腾飞,国内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有增无减,铸就了一大批国际高水平学府,吸引了全世界人才和学者的目光,而在这些人当中,就有着一位来自非洲的同学,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凭借从中国学来的知识,活跃于世界的舞台上,站在国家的总统台前。

远渡重洋,求学中国

在上个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尽管是非洲人口第二大的国家,但由于当地地理位置的原因,难以发展经济,长期倚靠农牧业使得该国积弱难返,国内人民普遍贫穷。但与当时大多数短视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不同,埃塞俄比亚的领导人高瞻远瞩,在那时就认识到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于是出资派遣了一批学生出国留学。

他们的决定无疑是对国家的未来大有裨益的,穆拉图·特肖梅的成功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穆拉图·特肖梅于1956年出生于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富裕家庭,从小就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才能。在20岁时,他在国家的帮助下赴中国留学,这段留学经历改变了他一生的走向,可以说,没有中国,便没有后日站在总统演讲台的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拉图·特肖梅先是在中国语言大学学习了两年的汉语,天资聪颖的他很快便学会了这门富有魅力的语言,甚至还带上些许北京的腔调,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北京。在中国语言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他不仅送上了衷心祝愿,更是当即拍板要将自己的孩子也送到北外学习汉语,由此可见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之深。

北京语言大学也没有让这颗明珠蒙尘,将他推荐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习,这也是他半生中最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为他在往后在政治生涯中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在最开始师从北大哲学系教授王守常,不负众望的成为了那届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聪慧的他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得头角峥嵘,他的领导才能也在那时崭露头角,使得当时的留学生奉他为代表,统筹调度生活上的需求。

1982年,穆拉图·特肖梅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本想即刻回报祖国的他却苦于国内纷争不断,处处碰壁,难以伸展拳脚。于是在两年后,他回到了中国这个能使他继续提高自己的地方,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导师王守常的建议下,他决定拜在北大政治学教授赵宝煦的门下,转读国际政治专业不得不说,教授的眼光是毒辣精准的,穆拉图·特肖梅真正卓越的才能——外交,在此刻才完全展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任大使,纵横四海

许多人或许都有一个外交家的梦想,在各国间辗转腾挪,纵横捭阖,谈笑间,让对手折服与自己的语言魅力,为国家争取到最大利益。但事实上,这份工作却困难得让人望而却步,博弈论等一系列艰深晦涩的理论知识暂且不提,光是即时应对、能言善辩就足以pass掉绝大多数的人。

穆拉图·特肖梅却是个反例,在仅用4年的时间就拿到了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后,他结束了学习生涯,回到了埃塞俄比亚,进入外交部工作,开始了他新的征程。与现在许多学习到理论知识却丝毫不会运用的毕业生不同,进入新的环境,对穆拉图·特肖梅对来说不是龙困浅滩,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穆拉图·特肖梅凭借着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学识和风度在外交工作上如鱼得水,在短短时间内就从参赞升为政策制定和培训司司长。

由学生转变为类似老师的身份后,他仍是游刃有余,将工作完成的有条不紊。如此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自然很快得到了上层的赏识,不久穆拉图·特肖梅便出任埃塞俄比亚驻日本大使,又在1995年升为埃塞俄比亚驻中国兼驻泰国、越南大使,承担着埃塞俄比亚在亚洲的主要外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由于才能太过于耀眼,担任新的大使职位还不到一年,穆拉图·特肖梅又被调回中央任经济发展和合作部副部长,此时的穆拉图·特肖梅还不满40岁,却已经是省部级的高官,在当时埃塞俄比亚政界无人能出其右。

历经风云,不忘初心

在回到中央后,穆拉图·特肖梅更加有能力和信心大展宏图,他先后被任用为农业部长、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也成为执政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行委员会成员。

这段时间的磨炼,使得穆拉图·特肖梅洗净铅华,更加沉稳从容,此前的他,有着国士之姿、王佐之才,此时的他,却是又增添了成为国家领导者的资历和眼界。

但他选择了再度返回到外交战线,又担任了驻澳大利亚和驻土耳其大使,填补了他外交生涯中未曾与西方国家交手的空白。穆拉图·特肖梅在7年前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在他的留学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腾飞、于是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成了他帮助埃塞俄比亚实现国强民富的不二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拉图·特肖梅深知依靠农牧业发展经济只会造成后继无力的结果,于是他模范中国的工业园区模式,大力发展国内的工业,又向中国申请援助,在中铁的援建下,成功修筑了埃塞俄比亚的第一条轻轨和第一条高速公路,初步建立起完整的交通体系。

在穆拉图·特肖梅担任总统期间,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和睦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国人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穆拉图·特肖梅自己也把中国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