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所在的宝妈群里,有一位宝妈突然发问:有个朋友好像抑郁了,生完孩子之后一直说的都是负面的话,我该怎么安慰?

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引爆话匣子的问题,然而宝妈群里的宝妈们并没有按常理出牌,等待她的,是一片十几分钟的静默。我原本尝试回复的手,也在看到其他宝妈岔开话题之后,默默地按下了删除键。

生完娃后,绝大多数的宝妈应该都会经历那么一段激素失调,情绪失控的日子,如果没有家人的分担和理解,那么这样的日子势必会拉的更长。

拿我自己来说,即便卉子现在已经19个月了,绝大多数的日子里我都是很欣喜她的成长,但是也会免不了偶尔的烦躁与失控。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小卉子睡着睡着突然就开始毫无理由地崩溃大哭了。此时梦中被惊醒的我,听到哭声第一时间爬起来,抱起卉子进行了日常安慰。

但是由于睡着哭,她丝毫感受不到我的安慰,就这样持续了十几分钟,坐着抱、站着抱、让她自己躺、抱着她一起躺,起床踱步...用遍了哄娃三十六计,丝毫没有一点点成效,此时,我的起床气加上被吵醒后还想睡的嗡嗡作响的脑袋,一下子就情绪失控,开始烦躁抓狂了。

情况不妙,卉爸接手了我手中的这个烫手山芋,结果卉子就突然睁开了眼,像惊觉到了什么,哭得更凶,情绪更抓狂了,身体不断地向我这边倾斜过来。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卉子虽然哭到情绪失控,但是她还是感受得到谁抱着她的呀,此时她心中最最安全的港湾,还是妈妈呀~

想到这,我的脑子仿佛一下子就清醒了,过去接过卉子,然后开始细心地、耐心地跟她说话、拍背、讲故事、坐在飘窗上看着窗外的天空...

慢慢地,她的情绪逐渐松懈,开始听我说的话,看我指的物体,接受我轻轻的拍背,大概又过了大半个小时,终于在抽噎中逐渐闭上了眼。

第二天,我的脑子开炸了一样的难受,当晚卉子没有再爆发,我踏踏实实睡了个好觉,才变回原来那个正能量满满的我。

其实,在生完娃后,这样的夜晚,需要熬过无数个,睡不好休息不好,我想这也是许多宝妈生完娃后情绪崩溃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即便现在,卉子几乎每晚都能睡个踏踏实实的整觉了,我还会时不时地担心她半夜突然地醒来,这不,前几天就遇到了。

所以自我心态的调节对于一个新手宝妈来说,真的至关重要。其次就是家人的理解与关怀了。

我一直和卉爸调侃,在公司加班到10点、11点、甚至12点,凌晨我都不觉得累,但是在家带娃到晚上6、7点,我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这个时候卉爸往往笑而不语,我想他应该是默认我的回答吧,哈哈~

所幸在带娃这条道路上,卉爸这个猪队友还算给力,让我的情绪打心底里释放、舒缓了不少。

我还记得之前有个宝妈说,其实上班是对带娃累的逃避,我赞同一部分,但也不得不反对一部分。

我现在还记得休完产假后,我刚回公司上班的那段时光,虽然要上班、加班,虽然要背奶,但是我仍然感到发自内心的开心与满足。一方面不用一整天为了孩子画地为牢了,另一方面我可以干其他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这一辈背负的往往不止养育孩子这么一个责任,房贷车贷、赡养老人、人情世故等等的责任与事情与我们形影相随,很多时候,两个人都需要工作,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娃其实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啦。当然这中间免不了有理念、习惯的磨合,如果你钻过带娃大军的大妈堆里,一定会听过大妈们吐槽媳妇的,如果在宝妈群里,那么一定会有吐槽婆婆甚至妈妈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事儿,当妈了,在一些情绪处理上,心大一点,才是正事儿。

所以,宝妈群体的崩溃该如何治愈?

从我的自身经验和角度出发,我觉得如果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或者能请人帮忙带孩子的,能上班就早点上班,而对于帮忙带孩子的老人要多些容忍、理解和沟通;

如果没人帮忙带孩子的,或者不放心老人或者其他人帮忙带孩子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自己带孩子,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毕竟娃一丝不挂的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世界只有我们,我们就是光明,有光明的地方就有爱呀~

最后,再好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吧。

生活不会一直苦,总有甘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