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论坛当中看到这样一则教育方式叫做:“快乐教育”。

什么叫做“快乐教育”呢?那就是说:孩子们想要追寻他们认为好的方向,那么家长应该鼓励他们,不应该去逼迫孩子们去走父母给孩子们规划的那条路。

所以,“快乐教育”的宗旨就是害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快乐,把孩子的快乐和想法放在第一位,最重要。

在娱乐圈当中有一位“快乐教育”方式的维护者,可能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刘欢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刘欢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女儿说:我女儿音乐品位其实挺高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作为父亲也挺后悔,小的时候没有逼迫孩子去学音乐,因为女儿的音乐感悟能力很好,甚至现在都没有能让我们挑出刺来。

为什么崇尚“快乐教育”的刘欢作为父亲,会认为自己对女儿没有被逼迫去学音乐而感到惋惜呢?

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家长又到底要不要逼一把孩子?

其实“快乐教育”原本起源于国外,而不是国内特有。

在很多国外教育当中,秉持着“快乐教育”的家庭,很多孩子都取得了成功。所以说“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本质上并没有过错,那为什么将这类教育方式运营到中国家庭却屡遭遗憾呢?也许是我们本身没有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初心。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先试问一下自己,认为孩子不喜欢的,是不是就是意味着孩子会不快乐?逼孩子真的会减少孩子们的快乐吗?

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到底是通过成长取得的成就感而带来的快乐,还是拒绝努力或者是偷懒之后取得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乐教育”真正的精髓应该是:用进步,用成长去获得快乐。

比如说:在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宝贝们可能出现了疲倦或者有一次畏惧困难的恐惧感时。家长们可以站出来陪伴孩子一起坚持,甚至是提提意见、出出建议,帮助孩子们发泄负面情绪,重拾心情之后继续前进。

那么快乐教育,到底要不要逼孩子一把?不论是哪一种教育方式,都应该在最恰当的时机里逼孩子们一把。

张姐说:我的表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不论是英语能力还是成绩,一直都是别人夸张的对象,所以每逢过年相聚的时候,大人们一旦把孩子拿出来比较时,她总是倍受夸奖的那一位。

我们在童年时所受的时光也不一样,她每天回家都需要阅读做试卷。曾经觉得那样的工作很无聊,遇到逼迫自己学习的父母也是一种不幸,但是现在成年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有很多岗位需要有能力者,有适当技能者才能够胜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表姐拿着高薪,还有稳定的工作时候,才发现当年表姐的父母去逼迫她学一些外语也算是一种监督和帮衬。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可能都会有很多不快乐的因素,而不快乐的因素当中也会有一些被逼无奈的痛苦感。

所以,“快乐教育”的这种方式,本质上可能并没有过错。但是我们不能误解“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应该让孩子们在成长、在进步的过程当中,去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