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岭古道

姜竺卿 / 文 / 图

马鞍岭古道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与状元街道交界的大罗山北段,穿越前岩山与方山之间的鞍部,两峰对峙,状如马鞍,故名马鞍岭。北距瓯江之滨的茅竹岭古道只有1400米,所以古代俗称茅竹岭为外岭,马鞍岭为底岭。底岭的东面岭脚是底岭下村,西面岭脚是御史桥村。两村两缘的水平直线距离840米,古道长度为12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背海拔120米,减去山脚平原海拔6米,实高114米。岭背坦荡如砥,是一片开阔的平坦区域,平坦路面长达330米。野外考察识别时,千万不能将其等同于茅竹岭背的夷平面,因为第三纪外力侵蚀形成的夷平面多生于山顶,偶生于山脊,绝不能形成于马鞍岭背这样的鞍部。马鞍岭西南不远处有山峰名 “方山”,海拔218米。方山对应的是 “尖山”,方山即平顶的山峰,那才是真正的夷平面。马鞍岭远眺西南的 “李王尖”,海拔626米,虽非大罗山绝顶,却是典型的尖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背330米长的平坦路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有长出树叶的岭背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西南面的李王尖,是典型的尖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东眺,近处是矿区,远处是水心和龙湾主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西望状元城区,中间左为S1线,右为金温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的开岭历史无据可考,推测与茅竹岭同期或稍早,大约为南宋时期。明清时代是永嘉场至温州府城的要途,行旅往返,樵薪采蔓,多跨此岭。明代永嘉场二都英桥的王毓写有《马鞍岭》赞誉诗。但民国初年开通温瑞塘河和永强塘河的河轮后,永强下路人可坐船至白楼下,再翻越茅竹岭,然后在茅竹桥乘船抵温州,马鞍岭的交通地位日渐衰落,以致荒芜不堪。

拾级登岭,远眺江河之浩淼,近望田园之旖旎,阡陌村野,尽收眼底。岭周罗山苍翠,前耸似屏,后叠如靠,自脚下绵延,渐远渐高,接入云天,逶迤如青龙潜游归洞府,一幅看不尽的丽景美卷。昔日马鞍岭背有古刹五进,高僧接踵,香火旺盛,蔚为壮观。岭背北侧建有 “白马将军殿”,香客祭祀,络绎不绝。明代倭贼频扰,村民奋起抗御,在前峦东隅筑起烽火烟墩,以挞倭寇之患。古今变更,朝市改易,古迹湮没,遗址犹存。

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岭径坍陷,道颓石脱,泥覆草长,雨过路滑,行人叹艰慨阻。于是2009年初,底岭下村民解囊乐助,鸠工庀材,重修马鞍岭东坡道径。今古道东径修葺一新,全铺规整的150×35×8厘米的花岗岩条石,岭旁新修路亭三座,精致美观。且在岭背开辟阔敞的体育运动场,分太极晨练区(26.8×19.2米)、健身广场(12.5×39米)和篮球场(33×21米)。然而,马鞍岭西坡缓而长,御史桥村民很少来此健身运动,故西径路面比较简陋,大多是水泥抹面的台阶,偶见石级,亦为三拼一阶的块石路面。古道西岭下部,因有通往“高山宫”道教圣地,山径修得豪华气派。

古道东岭脚的 “马鞍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岭脚的林剑丹书写 “马鞍岭” 石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岭脚的马云博题书的城墙横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岭脚附近的 ”共青林“、”马鞍岭艺术创作基地“、”全民健身基地“、”健身登山路径“ 石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东岭下部的花岗岩石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东岭上部花岗岩石级,因村民拆迁四散,无人清扫枯枝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东岭中部的 ”益寿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益寿亭边的 ”歇息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岭背东侧的 ”知青亭“,84位当年来此插队的知青集资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岭背的太极晨练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极区北侧的健身广场,一年多来无人健身,杂草疯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身广场北侧是篮球场,一对篮板不翼而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身广场边的废弃矿址,小孤丘出露的不是陶土,而是红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岭南是今矿区顶部,下临陡崖峭壁,砌以围墙,以防游客跌落,围墙外是东眺龙湾主城区的最佳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墙内的场景,有小路南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岭背废弃矿址西缘这条新建的游步道可达前岩山、蛙蟆山,直至茅竹岭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西岭上部的条石路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西岭上部简陋的五福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西岭中部简陋路面,水泥抹面的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西岭下部颇具气派的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岭背曾是陶土矿区,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开采,如今成为废弃矿址。从废弃矿址的分布推测,也许民国初年的岭背较高,掘矿降低了古道高度,而且掘出了一片长达300多米的平坦矿坑。解放后向古道南面继续采挖,形成今天岭南17万平方米(255亩)庞大的采坑。很多文章认为此为高岭土矿,这是那些陶、瓷不分的无知者胡扯。高岭土色白,又称白土,温州话叫白粉岩,是制瓷原料。我们走遍矿区,找不到丁点的白土,全是黄色的陶土。陶土就是粘土,这里的陶土质地上佳,主要用于烧制耐火砖。我特地翻查上世纪60年代编制的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图上注记为 “粘土矿”。今天此地陶土采掘殆尽,只有矿区南端山巅仍在开采少量陶土,其他地方都转为生产凝灰岩建筑石材,即拌合混凝土的碎石子,连名称也改为 “普通建筑石料矿区”。

古道岭北废弃矿址今貌,规模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南的建筑石料矿区全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采中的矿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上角至今仍有少量陶土开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道东岭脚的底岭下村,由底岭下、大墙围、前垟、前牌4个自然村组成。早年有溪水从马鞍岭倾泻而下,曲流一分为二,环流村落民居群旁,最后汇入瑶溪河。村外有砖砌围墙,南侧弯角处有一方水池,如今遗留一条半断头河,长的一条叫 “底岭下河”,而东西北三向河道早已被填塞,围墙也了无踪迹。我们进村就是沿着底岭下河畔水泥路西行,在村口问路时,被村民拦着哭诉拆迁之痛,好长时间不能脱身。

底岭下村口的朝晖亭和村委会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底岭下河畔西行可达古道岭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村现有户籍人口669户2450人。张姓为该村大姓,始迁祖张成志(1261~1332年),字永观,号茅斋,为浙江海宁 “横浦学派” 张九成后裔,宋末元初由永嘉楠溪吴涨迁此定居,张姓在此繁衍生息已逾730多年。2015年9月16日,底岭下村召开整村拆除的动迁大会,涉及669户,占地面积225亩。截至2016年底,全村已有663户签约搬迁,643户已拆除旧房,仍有6户未签约,17户未腾空。今观十多座民房矗立在一片废墟之中,甚感孤单凄惨,其中张谨春古宅就是我们寻访的目的地。

底岭下村今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岭下村吸引我们的是张姓古民居群,由五座毗连的古宅大院组成,均坐北朝南,村民俗称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其间有曲径、花苑、亭台、经堂、书院等连通,总占地达6600多平方米(10亩),是文物级的古建筑,堪比平阳顺溪大屋。“大房” 位于建筑群的南侧,共三进,占地约1000余平方米。“二房” 位于建筑群的东侧,原为二进,仅存后进,据残基推测占地1650平方米。“三房” 位于大房北侧,共二进,占地1200平方米。“四房” 位于三房西侧,共二进,占地1500平方米。“五房” 位于四房东侧,共二进,占地1300平方米。五座宅院均为面阔七间合院式硬山顶抬梁穿斗木构建筑,规模恢宏,建筑精良。这些留存于现代化中心城区边缘的古建筑,更显得十分珍贵。可惜的是五座清代古宅大院拆除殆尽,仅留 “四房” 张谨春的头进古宅,还是浙江日报媒体介入后,才得以残喘至今。

四房张谨春古宅七间两进,面宽23米,进深50米,今残存头进。架构宽敞,用料粗大,全宅布满精致的木雕和砖雕,门台前后及天井道坦铺设长粗而均匀的花岗岩条石,中堂地面由黑色方砖拼嵌而成。古宅前有砖砌门台院墙,门额有三段阳镌花纹图案,门顶为两层飞檐,院墙上部的花墙用四张瓦片叠为花瓣,古朴雅致,颇具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据屋主人张谨春介绍,该屋建于清乾隆中后期,至今已有240年历史。屋旁高大的古树 “白玉兰” 就是古宅历史的见证。

残存的 ”四房“ 张谨春古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谨春古宅头进北侧面,后进已拆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门台外侧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门台里侧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前的花岗岩条石路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天井道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敞的古宅头进中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木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宅窗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堂地面由黑色方砖拼嵌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谨春古宅的全国三普文物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路15号为姜振生民居,坐北朝南,建于清代末年,为三间二层砖木混合结构。该宅屋面为悬山顶,筑清水脊,阴阳合瓦,砖砌外墙,砺灰抹面,檐柱包砖做成壁柱。明间正中置两扇对开木门,壁柱与门框之间为凹槽,槽内阳刻灰塑对联 “自治精神,维新气象”,门楣之上阳刻灰塑匾额 “瑞溢门楣”,匾额上雕刻圆形镂空花窗。明间进深五柱十檩,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地面铺 “席纹” 方砖。次间立面两层各开一窗,山墙两层各开两窗,砖砌线角做成窗套。这种传统的梁架式民居融入大量巴洛克式建筑元素,是永嘉场保留为数不多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不仅反映了清代末期民居建筑的风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遗憾的是我们找遍了整个废墟村址,仍不见踪迹,村民告知说 “拆光了”。

张谨春古宅旁高大的古树 “白玉兰” 就是古宅历史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山麓东侧与茅永公路之间,建成一罐罐温州市粮油仓库中转站,而且茅永公路东侧的温州市粮油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1线的隧道即将竣工,不久将来温州大道东延线亦穿金温铁路而过。这里将成为现代化都市的组成部分。

即将竣工的市域铁路S1线底岭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中的S1线大罗山隧道东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庞大怪物不是盾构机,而是浇筑水泥洞壁的”模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温铁路大罗山隧道东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直行可达龙湾万吨码头,左侧拐弯北行抵达温州粮油仓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鞍岭西岭脚正对御史桥村的御史东路,御史东路傍御史河西伸,不远处架一桥,名 “御史桥”,桥边跨河而建 “逸丰亭”,盘梯可上亭顶,供老人休憩娱乐。御史东路的民房内布满紧固件工厂,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迫使我们赶紧离去。前方右拐北行就是耐宝路,可在机场大道 “耐宝路” 站头乘坐公交车回家。

御史河上的御史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史桥边的逸丰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史东路上的古榕树,树龄2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